基于行为数据挖掘的郊区型大学食堂规模、布局与业态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为例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堂是大学校园规划的重点之一,但近年来对大学食堂的研究多集中在建筑设计方面,对郊区型大学特点重视不够,对食堂规模、布局、业态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大数据技术为时空间行为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数据收集手段,打破了传统问卷调查样本的局限性。记录了学生日常行为轨迹的校园一卡通刷卡、手机上网等数据,只要稍加处理就能反映出学生就餐的时空间行为,进而研究校园食堂的规划与设计。  本文从上海交通大学校园一卡通食堂刷卡数据、校园wifi连接数据和校园气象观测数据的挖掘出发,利用大数据处理方法将相关数据进行关联处理,并结合问卷调查得到的学生对食堂规模、布局、业态的满意度指标定量的分析了学生就餐行为与校园食堂规模、布局、业态的关系,总结了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食堂在规模、布局和业态上的问题,并提出规划设计层面、食堂运营管理层面及智慧校园就餐系统战略层面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将研究方法与结论推广,针对大城市中适用单车出行、密度较低,并对食堂规格与品质有较高要求的郊区型大学校园食堂,建构食堂规模、布局与业态设计要点、规律及模型,并对大学智慧校园就餐系统的建设提出战略层面的建议,对食堂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预测。  本研究从小范围着手探索了大数据应用于规划与设计的可行之路,开拓了规划设计从业者的眼界,拓展传统规划师对时空地理认知的新数据源、新工具、新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与教育理念的快速发展,教育建筑不再只是追求“温饱式”的教学建设,而是越来越注重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要求。学习空间作为教学行为的物质载体,影响着教学
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促进了城市形态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在对现代审美思想与审美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高速城镇化时期,城镇群成为发展的空间单元。在此背景下,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必须突破传统的由内而外的研究思路,建立区域观,以由外而内的视角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快速扩张。随着这个过程的逐渐深入,城市可发展空间逐渐缩小,城市发展方式将不可避免地由扩张式发展转为存量增长。在这个过程中,为达到短期经济
学位
我国自1980年代城市建设大潮后,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发展变迁,人们居住、消费观念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巨大变化,城市1980年代居住区日渐衰败,产生了很多问题。但是,1980年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加剧,世界各大城市投身致力于减少大气温室气体的的队伍中来。国外发达国家在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城市的研究和实践中处于领先地位,国内紧随其后,在低
居住,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是人类生活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影响居住空间品质的各因素中,声环境质量为其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然而,在城市生活极度混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各个国家的建筑师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它不但是建筑界艺术的荟萃,也向我们展示了全球建筑界有关建筑发展的最新创意,而建筑
体验经济下休闲度假时代的来临,推动了我国高档度假型酒店的发展。作为高端商业建筑的一种,其大规模的经济投资要求在满足空间需求的同时,实现酒店运营的经济效益,并且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