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扩大就业问题研究

来源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_eeq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对经济的约束日益强化,各个要素的规模驱动力逐渐减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高投入、高消耗等弊端开始凸显,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尽快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迎合了经济新常态的这一特点。与此同时,各种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相继出台,如2015年3月和6月发布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等,这将为创业者带来历史性的机会和机遇。(1)必须承认,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进入调整期,相应地,就业形势也出现一些新特征。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GDP增速高一点、低一点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要保持比较充分的就业。”(2)本文以我国就业问题为研究对象,概括了当前中国的就业基本情况,总结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就业形势的新特征,并且对新常态下我国促进就业提出对策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经济问题提出了新思想、新论断,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指明了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经济新常态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国化的重要现实表述,用“新常态”这一概念来描述中国经济发展特征,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本身就体现了党中央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更加重视。与此同时,这对于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等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着重研究阐释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历史定位,分析我国就业问题存在的难题,并提出我国扩大就业的主要路径和对策,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统领,破解“十三五”时期我国就业难题,全面提高人民福祉。
其他文献
安全稳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高校稳定状态是社会稳定的重要衡量指标,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如何化解和消除影响高校稳定
政治认同是现代政治学的重要命题,它是政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事关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寄托在青年一代,青年大学生政治认同度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
目前,在浙江地区各高职院校在读的大学生,大部分是“90后”。一个时代的青年有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不同时代的大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90后”成长在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和社
随着我国私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劳资矛盾日渐突出,劳资关系作为社会经济结构变迁中的重要一环,愈发成为学界、政界和法律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事实上,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
传统上,我们习惯于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资本和资本积累理论,并把它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工具。但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这些理论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对分析我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问题是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认识到无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如
道德动机论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之一,在伦理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康德的道德动机论作为动机论的代表,在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研究康德道德动机论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