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典型产物,具有西北地区的工业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西安可为解决整个西北地区城市工业经济问题提供参考。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精彩转变。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古都西安逐步演化为中国西北部的一座主要工业城市。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国有工业企业开始出现严重的衰退,另一方面高科技工业和第三产业蓬勃增长,逐步改变了西安工业的内部结构,结果不仅重塑了城市空间的分布格局,而且工业整体上有了很大发展。 论文以西安工业的时空序列为主线,对西安工业结构采用多种分析方法,静态与动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探讨其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西安工业布局和城市空间土地利用及交通发达程度、综合交通模式的变化,揭示出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通过对西安新、旧工业区内部土地利用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微观层次上影响土地利用性质转变的因素。此外,以西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资料,采用方格法得出不同时期西安市区土地利用功能信息图,根据均质度的计算公式对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替特征进行测算,从而找出西安市空间结构存在问题,最后提出构建西安未来城市空间结构的的具体措施。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有: (1) 西安工业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不断调整,总体结构逐渐好转,正在逐步迈向高级化,西安工业整体呈良性发展阶段; (2) 90年代前,城市工业活动是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而在90年代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城市经济总体规模不断增长,房地产业、第三产业等逐渐兴起,逐步与工业一起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发挥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3) 西安城市空间均质度始终偏低,历史原因造成土地利用情况较为混乱; (4) 随着城市单核心的集聚效应不断扩大,给中心商务区及城市交通带来较大压力,只有在西安都市圈范围内考虑西安工业布局及城市空间结构,构建分工明确、合理有效的工业布局,建立双核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才能真正解决西安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促使城市向更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