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之关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a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典型产物,具有西北地区的工业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西安可为解决整个西北地区城市工业经济问题提供参考。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精彩转变。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古都西安逐步演化为中国西北部的一座主要工业城市。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国有工业企业开始出现严重的衰退,另一方面高科技工业和第三产业蓬勃增长,逐步改变了西安工业的内部结构,结果不仅重塑了城市空间的分布格局,而且工业整体上有了很大发展。 论文以西安工业的时空序列为主线,对西安工业结构采用多种分析方法,静态与动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探讨其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西安工业布局和城市空间土地利用及交通发达程度、综合交通模式的变化,揭示出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通过对西安新、旧工业区内部土地利用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微观层次上影响土地利用性质转变的因素。此外,以西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资料,采用方格法得出不同时期西安市区土地利用功能信息图,根据均质度的计算公式对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替特征进行测算,从而找出西安市空间结构存在问题,最后提出构建西安未来城市空间结构的的具体措施。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有: (1) 西安工业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不断调整,总体结构逐渐好转,正在逐步迈向高级化,西安工业整体呈良性发展阶段; (2) 90年代前,城市工业活动是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而在90年代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城市经济总体规模不断增长,房地产业、第三产业等逐渐兴起,逐步与工业一起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发挥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3) 西安城市空间均质度始终偏低,历史原因造成土地利用情况较为混乱; (4) 随着城市单核心的集聚效应不断扩大,给中心商务区及城市交通带来较大压力,只有在西安都市圈范围内考虑西安工业布局及城市空间结构,构建分工明确、合理有效的工业布局,建立双核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才能真正解决西安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促使城市向更高层次发展。
其他文献
截面管理系统是将内河航道上某一关键通航点作为截面,部署多种智能感知设备,对该截面的各类通航要素进行实时智能感知、分析与应用,全面对经过该节点和节点之间港航管理断面
有一种鸟叫荆棘鸟,它专注而坚强,一生都在飞翔。它的目标就是寻找世界上最高的一丛荆棘,并在枝头上放歌。市十三届人大代表、长宁区教育局局长贾炜便如吲这荆棘鸟般,为了让每个学
育婴员是“从事0-3岁婴儿照料、护理和教育的人员”。这一职业是适应我国早期教育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的新兴职业。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育婴员的抽样调查,发现南京市育婴员队
本课题主要研究基于MASA流体系结构微处理器核的设计和实现,其目的是开发一款面向密集计算的可编程高性能微处理器,并且提供相应体系结构研究的基础平台,为流体系结构研究人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控股方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和利益输出,进而侵犯广大中小股东、债权人利益的情况可谓屡见不鲜。于是,本文着眼于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和关联交易
城市供水是关系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的基础性产业。因中国城市供水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产权结构单一、公共垄断过度、排斥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的进入、城市供水经
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承受自重及功能荷载,而自重对于结构而言是无法摆脱的累赘,去除不起承载作用的结构部分将大大地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经济性。在人们认识了实腹式梁的受力特征
本文从法律秩序和社会分层概念入手,在解析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界定两个概念的应有内涵,并在二者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其一,从分层基础角度,阐述经济、文化和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市场是市场体系中
阅读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所采取的主要认知方式。开设历史阅读课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对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高中历史阅读课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