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程哲学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建构的庞大的理论体系。其研究的主题是宇宙的生成,目的在于向我们提供一种全新的对真实世界构造的解释方式和概念图示。建构这种宇宙论的宗旨,是通过阐述严密的概念,来发现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而且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怀特海认为,宇宙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机体,它处于永恒的创造过程之中。唯一可能的宇宙学说是:这个宇宙永远趋向于新颖性或创新。构成宇宙的不是所谓原初的物质或是客观的物质实体,而是性质与关系构成的“有机体”。有机体的根本特征是活动,活动表现为过程,过程则是构成有机体各元素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创造活动。世界的实在性正在于它的过程性,过程就是世界,世界就是过程,过程就是实在,实在就是过程。显然,这种“过程实在论”同传统的“实体实在论”具有本质的区别。在这种“过程化”了的宇宙生成中,怀特海对永恒客体(Eternal Objects)和现实实有(Actual Entities)作了形而上学的分类。永恒客体只是一种潜藏的可能性,但一旦卷入事件之流就可以显现出来,成为实质性的现实实有。现实实有又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在这两个领域中,价值的要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逻辑上讲,我们这个世界也只是永恒客体转化出无限多个世界中的一个。那么,是谁从无限多可能性中选择了这个现实世界呢?怀特海认为这个绝对选择者只能是上帝。(这已经与传统基督教中的上帝观念不同)上帝的选择性表明他既是创造我们世界的源泉,又是不让其他可能世界成为现实的限制性根源。因此,世界形成的过程是提供各种可能性的条件,而上帝才是使可能世界转化为现实世界的终极力量。这种对宇宙生成模式的阐释,正是怀特海建构的形而上学的新颖之处。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柏格森生命哲学为思想源泉,论述怀特海在批判传统西方哲学实体性思维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而上学的本质及其基本框架。第二部分:论述宇宙在可能性领域中的场景,永恒客体在其中的地位,以及价值因素的初步导入。第三部分:论述宇宙在现实性领域中的场景,以及其基本粒子——现实实有的基本状态、联系与生成过程,并再次说明价值对现实世界的影响。第四部分:论述上帝是可能世界向现实世界转化的终极力量,并对上帝与世界,上帝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作详细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