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铁纳米复合物是将氧化铁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他纳米材料的属性有机统一起来的新型多功能材料,在电化学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据报导,氧化铁常与其他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碳材料等结合成纳米复合物来修饰电极,大大改善了工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本文提到的复合物同样在改性电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利用所制备的材料来修饰玻碳电极制备新型传感器,并研究了这些传感器对亚硝酸盐检测的电化学性能。具体工作如下:通过电化学沉积和水热法制备了钯/氧化铁(Pd/Fe203)纳米复合材料,并用于修饰玻碳电极(GCE)。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手段来确定该复合物的形态与组成。与纯的Fe2O3、PdNPs改性电极和裸电极相比,制备的Pd/Fe2O3复合物改性电极对亚硝酸盐的催化氧化具有增强的电催化活性。研究讨论了Pd纳米粒子沉积量以及pH等参数对Pd/Fe203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Pd/Fe2O3修饰的GCE可用于检测在10到1000μM的宽线性范围内的亚硝酸盐浓度,检测限为0.1 μM。Pd/Fe2O3修饰电极用于检测亚硝酸盐时对Cu2+,Na+,Cl-,PO43-,SO42-,Mg2+,K+,NO3-和NH4+离子具有强的抗干扰性。同时该Pd/Fe2O3修饰电极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水热共沉淀合成氧化铁/多壁碳纳米管(Fe2O3/MWCNTs)复合材料,并滴涂在GCE表面上,制备了一种新型的Fe2O3/MWCNTs/GCE修饰电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等技术对该复合物进行表征,确定其形态与化学组成。循环伏安法(CV)结果显示,在含1mM亚硝酸盐的0.1M缓冲液中,与纯的Fe203和MWCNTs改性的电极相比较,Fe2O3/MWCNTs复合物修饰的GCE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活性。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结果也显示Fe2O3/MWCNTs修饰电极在pH 7.0的缓冲溶液中对亚硝酸盐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性能。用计时电流法对该电极的检测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Fe2O3/MWCNTs/GCE电极可用于检测10到1000μM宽线性范围内的亚硝酸盐浓度,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88,检测限为0.1 μM。通过在硝酸镍水溶液中,用电化学沉积将NiO纳米材料沉积到负载了氧化铁的玻碳电极上,制备了一种新的化学传感器NiO/Fe203/GCE。通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等来确定NiO/Fe2O3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与组成。使用计时电流(CA)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等研究NiO/Fe2O3/GCE的电化学特性。与纯的Fe203或NiO改性电极对比,NiO/Fe2O3复合物修饰GCE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电流响应结果表明,NiO/Fe2O3改性电极可用于检测5-500μM宽线性范围(R= 0.999)的亚硝酸盐浓度,检测限为0.05μM。此外,NiO/Fe2O3/GCE改性电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有望运用在实际生产中。通过电化学沉积将聚L-酪氨酸沉积在GCE表面上,制备了PLT/GCE传感器。运用计时电流法(CA)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PLT/GCE修饰电极对检测亚硝酸根离子的电化学性能,聚L-酪氨酸修饰的GCE表现出增强的亚硝酸盐阳极信号。对关键参数如溶液pH,沉积圈数和扫描速率等对改性电极检测亚硝酸盐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在最佳条件下,化学修饰电极可以检测浓度范围为10到1000 μM的亚硝酸盐,检测限为0.08 uM,相关系数为0.999。使用PLT/GCE改性电极检测亚硝酸盐不受常见的离子如 Cu2+,Na+,Cl-,PO43-,SO42-,Mg2+,K+,NO3-和 NH4+的影响,具有强的抗干扰性,同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PLT/GCE电极用于检测自来水中的亚硝酸盐,得到较好的效果,有望运用在实际生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