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条件下拟南芥DEGP蛋白酶在光系统Ⅱ修复循环中的作用机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reec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叶绿体中,光系统Ⅱ(PSII)是类囊体膜上的一个大的色素蛋白质复合物,利用光能催化水的氧化以及质体醌的还原。PSII的内周和外周蛋白质有20多个。PSII反应中心复合物由D1和D2蛋白质,细胞色素b559的α和β亚基和PsbI蛋白质组成。D1和D2异二聚体结合了PSII中所有参与将电子从水氧化复合物的锰簇转移到质体醌库的关键的氧化还原成分。 对环境胁迫非常敏感是PSII的一个明确的特征,在PSII的蛋白质中受环境胁迫诱导破坏的主要目标是反应中心的D1蛋白质。破坏的蛋白质被降解随后由新合成的蛋白质来替换。这个有效的修复机制对维持PSII处于功能状态是非常重要的,D1蛋白质的周转已经被广泛的研究,但是在蛋白酶对破坏的D1蛋白质的降解的机制还不很清楚。 广泛分布的DEGP蛋白酶在降解破坏了的或者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中起着重要作用。拟南芥中含有16个DEGP类似的蛋白酶,其中有4个是定位在叶绿体。我们研究发现在类囊体膜腔侧的DEG5和DEG8形成6聚体,重组的DEG8对于模式底物(干酪素)和光破坏了的光系统Ⅱ中的D1蛋白质都有蛋白酶解活性,可以将D1蛋白质剪切成N-末端16kD和C-末端18kD的片段。 为了进一步研究DEG5和DEG8在拟南芥体内的生理功能,我们从SALK拟南芥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了它们的T-DNA插入突变体,分别命名为deg5和deg8。对突变体的研究发现,拟南芥中DEG5和DEG8的失活导致对热胁迫的敏感性增强。突变体中破坏的D1蛋白的降解速度比野生型要慢。经检测发现,在高温处理之后,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中其它的PSII反应中心蛋白的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因此,DEG5和DEG8对于D1蛋白质的有效周转以及保护免受热胁迫的破坏中是非常重要的。相对于单突变体deg5和deg8,双突变体deg5deg8对热胁迫的敏感性更高,D1的降解速率更低。在光抑制处理之后,野生型植物中可以检测到16kD的N-末端D1降解片段,但是在双突变体中检测不到。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果表明DEG5和DEG8协同作用参与PSII反应中心D1蛋白质在CD-loop上的初级剪切,从而维持热胁迫条件下PSII的有效周转。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造纸污泥经过“工厂化快速好氧堆肥-工厂化有机肥生产-肥料的大田肥效试验”这一整套造纸污泥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途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工厂化堆肥试验表明:造纸污泥
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调节作用。尤其对于呼吸跃变型果实来说,乙烯对果实的成熟起促进作用。经过十几年对模式生物拟南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已经基本
本文以数理算法为基础,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来识别基因的功能位点。对序列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尽管蛋白质的翻译起始和内含子的剪切过程有着复杂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参与,并且受着
盐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有着极大的影响,提高植物的耐盐性是降低盐胁迫危害的有效方法,因此,研究植物耐盐机理,通过基因工程培养耐盐作物品种已经成为了当前国际上关于植物耐盐
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由于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和公共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但目前高效、对环境友好并能广泛应用于实践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仍缺乏。所以,寻找高效
目的:血管内皮抑素最初是从小鼠血管内皮瘤细胞株的培养基中分离纯化而来,一种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是胶原蛋白18C末端的一个片段,能特异性地抑制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从而抑制血管的增生,内皮抑素不影响已生成成熟血管的功能,因此是一种理想的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在临床上用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达到肿瘤治疗目的,重组内皮抑素主要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获得,其中绝大部分是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人与鼠源内皮抑素
银鹊树为省沽油科银鹊树属植物,国内外对省沽油科植物的研究较少,而银鹊树作为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相对更少,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论文对银鹊树种皮化学成分,总黄酮含量进行研究,以期为银鹊树化学成分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本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银鹊树种皮粉碎样1.0 kg以工业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得乙醇总浸膏172.35 g,提取率17.24 %。乙醇总浸膏用去离子水饱和悬浮,依
随着人们对饮食及健康之间关系的日益关注,研究和开发出健康和功能性食品已经成为目前食品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据报道,摄入益生菌会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宿主的免疫力。益生菌
微生物来源的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ase)能够催化蛋白的交联反应改善蛋白质结构、凝胶性和稳定性,使其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前景。本研究先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产TGase的菌株,并克隆了TGase编码基因,通过构建新的分泌型穿梭表达载体,将TGase编码基因分别在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成功表达,为其酶学性质研究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1.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到3株产T
宝山堇菜(Viola baoshannensis)和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i)分别是近年来在我国境内发现Pb/Cd和Zn/Cd超富集植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和植物对重金属富集机理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