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和意义:慢性骨髓炎,一种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出现的且临床医生处理较为棘手的疾病,具有病情繁杂,病程漫长,易并发窦道、瘢痕、骨坏死、骨缺损,且手术失败率及感染复发率高等特点,成为骨科医师们多年不断探索以求解决的一个难题。本研究探讨慢性骨髓炎,通过观察使用中药联合骨搬运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本课题以导师数十载的临床经验和临床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慢性骨髓炎治疗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收集整理,结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对慢性骨髓炎患者的随访调查、回顾性分析、经验总结,根据骨科特殊生物力学特点和导师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多年临床见地,分析治疗效果,并对中药的运用及骨搬运问题做初步探讨与论述,力求寻找一种可行且规范的治疗方案,尽可能的缩短漫长的治疗过程,攻克慢性骨髓炎的治疗难题,减轻患者痛苦,为患者带来福音。方法: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自2016年9月到2018年4月收治运用中药内服外用结合骨搬运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病灶骨段切除后骨缺损在6至15cm范围的患者病例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术后预防感染、骨搬运具体时间、患肢功能锻练方法、后期骨愈合及矿化强度的判定、拆除外固定器的最佳时间等。通过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方法将挑选的2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与对照组。然后观察术后患者预防感染、局部分泌物及肉芽组织情况、骨搬运具体时间、患肢功能锻练方法、后期骨愈合及矿化强度的判定、拆除外固定器的最佳时间等。最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随访结果,28例病例的随访均获得成功,平均随访时间一年。入选的病例最终都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其中创面软组织情况,两组均有效果,中药组效果更明显。平均拆架时间是中药组:191.69±26.71天;对照组:228.53±23.52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5);在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比较中:其中有14例出现牵拉痛(中药组5例,对照组9例),停止搬移2天或给予路盖克、芬必得等止痛药物干预后,疼痛感逐渐减轻,未影响后期搬运治疗。钉道感染:一共7例,其中中药组2例,对照组5例,经局部换药得到控制5例,2例通过多次清创最终得到控制。根据统计学分析,常见并发症诸如:钉道感染、搬运牵拉痛等的出现例数中药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结合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将中药内服外敷外洗,再结合骨现代医学技术,如骨搬运,对慢性骨髓炎的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来讲是具有临床疗效的。中药(公英解毒洗剂、仙方活命饮加减方等)对于慢性骨髓炎的常见并发症,例如创溃脓不尽,钉道感染,疼痛等,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尽可能的缓解患者痛苦,提高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