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果糖水平与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gengj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发病机制中果糖和血脂异常的作用已分别被研究。然而,果糖与PCOS血脂异常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以及血清果糖水平是否可以预测PCOS血脂异常仍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血脂异常的PCOS患者的血清果糖水平,分析血清果糖水平与PCOS患者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在某医院中招募了710名中国汉族受试者(250名PCOS患者和460名因输卵管因素不孕或男性因素不孕就诊的对照者)。根据脂质代谢相关指标,将PCOS患者和对照组的研究人群分为血脂异常亚组和血脂正常亚组。对全部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包括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行收集整理。在自发性月经或孕激素戒断岀血的第3-5天空腹12小时后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清。研究对象的雌二醇(Estradiol,E2)、催乳素(Prolactin,PRL)、总睾酮(Total testosterone,TT)、促黄体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脂系列、空腹胰岛素(FSI)、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等指标于我院临床检验室测定,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估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dex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性稳态模型评估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dex of insulin sensitivity,HOMA-IS)通过FPG和FSI计算得出;血清中果糖、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和雄激素相关指标水平(游离睾酮(Free testosterone,FT)、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使用皮尔森相关系数评估血清果糖水平与脂质代谢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使用线性回归分析血清果糖水平与脂质代谢相关指标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对影响PCOS血脂异常的潜在因素进行建模,调整影响血脂异常的混杂因素后,通过逻辑回归分析计算果糖四分位数对PCOS血脂异常的风险。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来评估血清果糖水平能否作为PCOS血脂异常的潜在预测因子和标志物。结果:(1)PCOS患者中血脂异常的血清果糖水平高于血脂正常和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根据果糖水平的四分位数将PCOS患者进行分组,随着血清果糖四分位数的增加,PCOS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而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随之降低(均P<0.01)。(3)PCOS患者血清果糖水平与BMI、FSI、HOMA-IR、TC、TG、LDL-C呈正相关(均P<0.01),与HOMA-IS、HDL-C呈负相关(均P<0.01)。然而,对照组中血清果糖水平与TC、LDL-C和HDL-C之间没有相关性(均P>0.05)。(4)在PCOS患者的脂质代谢相关指标中,TG是与血清果糖水平最相关的指标(R=0.543,P=0.001)。(5)在调整协变量后,血清果糖水平仍与TG(β系数,0.21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232-0.652;P=0.001)和HDL-C(β系数,-0.162;95%CI,-0.259--0.030;P=0.013)显着线性相关,而与TC和LDL-C无关(均P>0.05)。(6)血清果糖诊断PCOS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为71.7%,该指标诊断PCOS的灵敏度为89.6%,特异度为49.3%。(7)血清果糖在血脂异常人群中预测PCOS的AUC为82.0%,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65.7%。(8)血清果糖在血脂正常人群中预测PCOS的AUC为62.8%,灵敏度为89.8%,特异度为43.1%,低于血清果糖在血脂异常人群中预测PCOS的预测效果(9)截断值为9.79 pmol/μL的血清果糖预测PCOS患者出现血脂异常的AUC为79.2%,敏感性为83.2%,特异性为66.4%。(10)与果糖水平高于11.44 pmol/μL组相比,果糖水平低于10.21 pmol/μL组血脂异常发生率明显降低,较低的血清果糖水平与PCOS患者血脂异常风险的降低密切相关(P=0.001;比值比,0.067;95%CI,0.027-0.170)。结论:血脂异常的PCOS患者的血清果糖水平显著升高,血清果糖水平与PCOS患者的血脂异常显著相关,推测血清果糖水平可能可作为PCOS血脂异常的潜在预测因子和标志物,对研究果糖在PCOS脂质代谢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是恶性程度非常高的消化系统肿瘤,致死率非常高,患者的预后相当不理想。正如我们所知,能量代谢重编程已经被认为是癌细胞新兴表型之一,代谢的改变也对PC的发生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建立并验证基于代谢相关基因(Metabolism-related genes,MRGs)的PC预后模型,用于PC的诊断和预后预测,并指导PC的精准治疗。方法
学位
目的: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多年来,患者的5年生存率没有明显提高。广泛的盆腹腔转移是造成患者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深入探索卵巢癌腹腔转移的机制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对改善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人源p54nrb/不含POU结构域的八聚核苷酸结合蛋白(Non-POU-domain-containing octamer binding pr
学位
目的: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y,PNI)在临床神经损伤中很常见。随着神经缺损间隙大小的增加,采用断端缝合和神经导管引导术的患者功能恢复不理想。干细胞疗法可作为一种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再生过程的重要方法,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UC-MSC)作为干细胞疗法广泛使用的细胞之一,如何使其在治疗过程中更好
学位
目的:胶质瘤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颅内肿瘤。Ⅳ级胶质瘤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甚至不足1%。由于神经胶质瘤的侵袭性生长,通过手术完全切除是很困难的,并且大多数神经胶质瘤对安全剂量的放疗具有耐受性。即使联合多种治疗方式,由于胶质瘤的高度恶行性和易复发等特点,胶质瘤患者的总生存率仍然很低。因此,急需探索胶质瘤的发病分子机制,以开发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新的治疗靶点。而环状RNA(circ RNA)这一新型参与
学位
背景:卵巢癌是世界范围内第七大最常见的癌症和第八大最常见的女性癌症死亡原因,严重危害女性的生命健康。上皮性卵巢癌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卵巢癌的85-90%。由于缺乏早期症状和敏感准确的检测方法,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这也导致了其较差的生存率。因此,持续探究卵巢癌诊断和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是目前卵巢癌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人类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
学位
目的:在课题组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发现,PCOS(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和健康女性卵泡液中的基因在单糖生物合成途径上存在差异性表达。进一步研究表明,PCOS患者血清中两种重要的单糖(果糖和甘露糖)水平显著上升。然而,PCOS患者血清单糖水平升高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单核苷酸变异(Single nucleotide variants,SNV)是一种重要的单核
学位
目的: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肿瘤放化疗、靶向分子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的进展以及早期诊断率的提高,乳腺癌发病率增速有所下降。但由于乳腺癌存在肿瘤异质性,现有治疗手段对于改善患者预后作用仍然有限,亟待发掘新的治疗靶点。随着下一代测序、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单细胞测序等技术手段的更迭,分子研究水平不断聚焦于更深层次,拓展于更多维度,乳腺癌的基础研究领域不断出现值得关注的分子标
学位
目的总结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综合护理体会。方法共选择我院收治的7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再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时间为5天。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33例(占91.67%),满意2例(占5.55%),不满意1例(占2.78%),总满意度为97.22%;对照组非常满意25例(占69.44%),满意
期刊
目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一种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性疾病,多见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可导致斜视、弱视、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甚至失明,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存质量。随着三胎政策的开放及围产医学的快速进步,早产儿的出生率及生存率也随之上升,目前已成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儿童致盲主要眼病之一。由于其后果严重,ROP现已成为国内外眼科与儿科学者的研
学位
目的:神经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祖细胞的原发性肿瘤,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在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方面有多种限制,胶质瘤作为神经系统中最为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显著的低生存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等特点,其中位生存期仅为12-15个月。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胶质瘤的药物也比较有限,因此,寻找一种能有效治疗胶质瘤的药物对目前临床上治疗胶质瘤有重大的意义。MAPK信号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