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小学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关乎我国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水平高低和乡村少年儿童能否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需要多方面外部条件的支持,但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其自身的专业发展自觉性。本文以安庆市郊区Y乡村小学为个案,通过对该校教师的近距离观察、深度访谈、日常交流、听课等,以及自身半年多的沉浸式体验,获得关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自觉性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造成其专业发展自觉性偏低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四章),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从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五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阐述。论文的第二部分,通过对Y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办公室生活以及一日日程安排的现状描摹,展现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自觉性总体偏低的现状。论文的第三部分,从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生存环境和教师自身两个方面剖析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自觉性偏低的原因。论文第四部分基于原因分析,提出了提高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自觉性的三点对策:政府完善相关对策,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改进管理,激励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自我意识觉醒,致力于自身专业发展。最后,在结语部分,基于当前的政策背景表达了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