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收割机切段刀辊配对刀片间相对位置对切割质量的影响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csolit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蔗是经济作物和能源作物,我国甘蔗种植面积世界排名第3。我国的甘蔗机械化水平比较低,尤其是收获环节,机收率不到1%。切段式甘蔗收割机蔗段切口质量是评价收割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切段刀辊切割甘蔗的过程中出现的碎屑和切口爆裂等问题,会造成甘蔗重量损失、蔗汁流失和产生较多的葡聚糖,增加甘蔗收获田间损失和制糖成本。研究切段式收割机配对刀片间相对位置对切段质量的影响,对调整切段刀辊刀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该文以切割甘蔗过程中切段刀辊配对刀片之间的位置关系对切割质量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利用仿真软件对配对刀片切入甘蔗的过程进行了仿真,用高速相机在1280×800分辨率下以2000 fps速率记录了刀片切入甘蔗过程,对切入过程中甘蔗不同的状态进行了力学分析,研究了配对刀片的刃口间距对切割过程中碎屑的产生和切口端面轴向高度差的影响。用PROE5.0简化切段刀辊切割甘蔗模型,在HYPERMESH中对简化模型进行修正,然后对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和加载设定,用ANSYS来求解,最后用LSDYNA后处理器对结果进行图形等显示操作。切段效果试验在4GDL-132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的切段机构试验台上进行的。利用美国Vision Research生产的Phantom M310进行高速摄像。结果表明:(1)配对刀片切入甘蔗过程中,有碎屑产生,同时也有蔗汁的流失。(2)台架试验条件下,甘蔗直径大小对切口质量有一定影响,直径大的甘蔗,其端面切口轴向高度差值也大。(3)刃口间距为6 mm时,蔗段切口质量最佳。此时,单位切口损失量为0.23 g,切口端面轴向高度差为8.2 mm。(4)切段刀辊切割单层甘蔗、两层甘蔗以及三层甘蔗切段效果明显不一样。切段刀辊切割单层甘蔗时,未见到切段刀片斜面对蔗段端面及端面附近的蔗皮有明显的挤压;当切割两层甘蔗时,切段刀片斜面对蔗段端面有明显的挤压效果;当切割三层甘蔗时,切段刀片斜面除了对蔗段端面有明显的挤压,还对切口端面附近的蔗皮有明显的从蔗段上剥离作用。(5)配对刀片切入甘蔗的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切割前准备、单刀切割甘蔗、双刀切割甘蔗、后切割。前两个阶段为有利切割,后两个阶段为不利切割。
其他文献
管巢蛛科Clubionidae隶属于蛛形纲Arachnida蜘蛛目Araneae两爪类Dionycha。全世界现共记述16属632种,中国记述5属153种。目前管巢蛛科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其模式属管巢蛛属Clubiona的分类也非常混乱。本论文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中国管巢蛛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文中对管巢蛛科的分类地位、研究现状和地理分布进行了简要描述,编制了属和种组的检索表,并对新分类单
随着猪育种技术的发展,在养猪生产中对各个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越来越全面和深入。人们容易对那些对养猪场效益有重大影响的性状感兴趣,为了更加全面的推进种猪遗传改良的进展
本文研究,从海南半野生态鸡的肠道中分离得到1株芽孢杆菌(编号为B),该菌能耐受高温(65℃)、胃酸和胆盐,并能分泌淀粉水解酶、蛋白水解酶以及广谱抑菌物质。经16S rDNA序列测定分
全程氨氧化(Complete ammonia oxidizers,Comammox)菌可以独自将氨(NH4+-N)氧化为硝酸(NO3--N),它的发现打破了氨需要经过两步才能氧化为硝酸的传统认知。Comammox菌已在多种生境下
脐带缆作为水下生产系统中传递动力、信号及化学药剂的重要纽带,在如今的深海开发项目中往往长达几十公里,其造价昂贵、体积大、不便于运输的特性无形中提高了水下设备的测试
近年来,由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tic virus,ToCV)引起的病毒病对我国番茄等蔬菜生产造成毁灭性危害,其主要由烟粉虱传播。通过控制植物的信号通路,增加防御性信号物质茉
木薯(Manihho esculenta Crantz)是一种重要的热带块根类经济作物,其产量与块根的大小、数目、及淀粉含量密切相关,并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影响。单糖转运蛋白(Sugar Transpo
我国南方水果的栽培主要集中在丘陵山地,而丘陵山地立地条件差,导致常规的作业机械难以进入山地果园。随着山地果园轮式运输机的应用,水果运输效率得到了提高。山地果园轮式
本论文通过研究马铃薯葡萄糖水液体培养的灵芝菌液和灵芝菌丝体对SD大鼠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肌肉表观性状及营养成分等的影响,分析液体培养的灵芝菌液和灵芝菌丝体在SD大鼠
石墨烯作为一种拥有优异的力学、光学、电学等性能的二维材料,在柔性电子器件领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其中石墨烯的力学性质方面的研究更是保证石墨烯电子器件可靠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