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纳米SiO<,2>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突破传统采用正硅酸乙酯或金属烷氧基化合物在酸或碱的催化下发生水解、缩合制备纳米杂化材料的方法。采用廉价易得的硅酸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聚硅酸溶胶,并对其表面进行了接枝改性,经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含柔性链的环氧树脂(EP)/纳米SiO2及超支化聚合物的环氧树脂(EP)/纳米SiO2两种不同接枝类型的杂化材料。 1.采用—NCO质量分数的测定、红外光谱(FTIR)表征及粒径测试对纳米接枝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柔性链和超支化聚合物已分别被成功接枝到聚硅酸溶胶表面,且聚硅酸溶胶中的SiO2粒子尺寸大部分都是在10-40nm范围之内。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结果也表明了接枝改性后的纳米SiO2能均匀分散于环氧树脂基体中,并且在杂化材料中以键能的方式相结合。 2.对固化体系进行DSC非等温固化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添加对于材料的固化工艺温度影响不大,并通过外推法确定了最佳的固化工艺。通过Kissinger和Crane法,得出了材料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从而求出了固化动力学方程。 3.通过对材料的冲击、弯曲、拉伸等静态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对于纯环氧树脂,纳米SiO2的添加能有效改善环氧树脂的韧性,冲击强度最大能提高8.96 kJ/㎡,拉伸强度提高42%,弹性模量增加1.14 GPa,断裂伸长率也提高了4.14%,其中接枝超支化的纳米杂化材料由于超支化的本身特点及能与纳米粒子的协同效应,其冲击性能更佳。 4.采用SEM对冲击断裂形貌进行分析,可知接枝柔性链的纳米杂化材料是通过柔性链的桥梁作用,使无机组分与有机组分之间形成柔性界面层,从而提高两者的相互作用,而接枝超支化聚合物的纳米杂化材料是通过微观相分离和空穴化来能起到传递应力,阻止裂纹扩张的。 5.蠕变和应力松弛实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无机网络的加入,使固化体系网络中的交联点增加,杂化材料的蠕变和应力松弛性能都有所改善,在纳米含量为3wt%时,材料的位移降低了42μm,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抗形变性能力。 6.通过DMA分析表明:随着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能有效改善材料在玻璃态时的储能模量(Eg)。与纯环氧树脂相比,杂化材料在橡胶态时的储能模量(Er)提高了5~20倍,玻璃化转变温度(Tα)也由于刚性粒子的引入提高了5~16℃,故而纳米SiO2的添加,不仅能使杂化材料获得较高的模量,同时也能保持较好的耐热性能。 7.通过DSC、TG、HDT及维卡软化点测试,结果表明:由于纳米SiO2无机网络的形成抑制了聚合物的分子链运动,使得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了5~8℃,起始分解温度提高了7.7℃,热变形温度提高了9.4℃,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
其他文献
由于贵金属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能源催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的研究热点。相对于单一贵金属纳米结构而言,多组分贵金属纳米结构可以将多种物质组分所具有的多种功能结合在一起,使它们相互产生协同作用。并且它们的形貌、结构及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发生了转变,能够使多组分贵金属纳米结构的综合性能在整体上优于单组分贵金属纳米结构。然而合成结构、形貌、尺寸可控的多组分贵金属纳米结构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
学位
党政信息就是党政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及对社会实施管理中产生的对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有用的信息,它直接进入领导的视野。在当今信息时代,能否及时、全面地掌握信息,对领导正确决策
由于高的原子经济性,近些年通过碳氢活化发展的新的合成方法层出不穷。碳-杂键的构建更是在有机合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因而通过碳氢活化来构建碳-杂原子的方法被广泛报道,但值得强调的是,目前所报道的碳氢活化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是在金属,甚至是贵金属或有毒金属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而更加绿色的非金属参与的通过C-H活化来构建碳-杂键的方法还鲜有报道,非金属参与的喹啉C-O键的构建报道更少。喹啉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药
化学传感器是一种和特定的分析物结合后能够导致明显的电信号、电子信号、磁信号以及光学信号等有明显变化的化合物。化学传感器中的荧光探针因为它优越的灵敏性、选择性以及实时检测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阴离子、金属阳离子的检测。其中1,8-萘酰亚胺类衍生物因其光稳定性高、Stokes位移大以及拥有较强的荧光发射等出色的光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荧光探针。基于芘荧光团的荧光探针的发射波长位于可见光区。本文主要工作是设计合
本文综述了聚氨酯细乳液、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乳液以及有机硅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进展,深入研究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细乳液的制备和性能。  
十字绣起源于中国,盛行于盛唐时期。其最初作为皇宫贵族及上流社会阶层的服饰装饰,因其精美的绣线配色,高档的面料材质,以及精湛的绣工技法,使得十字绣在古代成为了官场官员的身份象征。自此,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通过十字绣广为传播,甚至远传于国外。在当今,一个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如何让传统文化走入高校校园,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十字绣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成为了我们这次十字绣个项目的创新动力。此次
本文采用碱处理、硅烷偶联剂处理、阻燃剂处理对剑麻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并借助FTIR、TG、SEM手段表征了处理前后的剑麻纤维表面状况和热性能的变化。将不同含量、不同处理的剑
本论文合成了4-(4-羧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配体,利用“从表面接枝”的方法制备了三联吡啶Pd、Fe配合物(Si-Pd,Si-Fe)的自组装薄膜,并利用水接触角(WCA)、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循环伏安(CV)对自组装膜的制备过程进行了表征;以Suzuki偶联反应为模板,研究了Si-Pd的催化性能;以催化合成苯并咪唑类
导入新课是教学环节中的起始步骤,每一节语文课开始阶段,学生对新学的知识总是充满期待,好的课堂导入定会与整堂课的设计融为一体,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内容,为语文学习有
通常,人们认为静脉石是钙化的血栓,常伴随着静脉畸形或血管瘤而发生。目前,国内外关于结石病的研究对象多为泌尿系结石,胆结石,而有关静脉石的分析却很少见。本文旨在利用多种分析技术研究静脉石的形态结构、成分,为探究静脉石的形成原因、有效治疗、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另外,又利用电喷雾质谱法分析人血清蛋白与丹参酮类化合物的相互作用。本文综述部分简单介绍了泌尿结石、胆结石、静脉石、涎石、胃石五种结石和它们成分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