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维多层级偏差模型的智能化HAZOP定量分析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hvhuhuiui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安全评价越来越重要,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ard and Operability Analysis,HAZOP)作为安全评价方法之一得到了广泛应用。HAZOP分析方法研究经历了由人工分析向智能化分析、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发展阶段,现行的智能化HAZOP定量分析方法存在偏差安全范围分析不够精确、无法量化分析偏差传递路径、危险后果评价模糊和量化分析安全保护措施研究不足等缺点。本文研究了一种智能化HAZOP定量分析方法,弥补现有智能化HAZOP定量分析方法的不足,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
  (1)首次提出了偏差“持续时间”的概念
  1)将偏差定义为数值及其持续时间的组合,是具有一定持续时间的某一偏离了正常操作值的工艺参数。根据偏差导致系统发生危险所需的持续时间限值不同,提出并建立了偏差“层级”模型,将偏差划分为正常值Dn、安全阈值Ds、纠错偏差Dc、引发偏差Dt和不可逆偏差Di等5个层级。正常值Dn是正常工艺操作值;安全阈值Ds的持续时间限值无限大,虽然偏离了正常值,但不会引起系统危险;纠错偏差Dc在纠错时间ct时间内回归到sD层以内,系统将不会出现危险;引发偏差Dt需要一定的持续时间引起系统危险;不可逆偏差Di只要发生会立即引起系统危险。研究表明:根据持续时间限值研究HAZOP定量分析,进一步细化了偏差对过程系统的不同影响,扩展了偏差的安全范围。文献中研究得到的偏差安全范围仅包括偏差“层级”模型中的正常值和安全阈值;根据偏差持续时间限值研究得到的偏差安全范围包括偏差“层级”模型中的正常值、安全阈值和纠错偏差。
  2)提出了“动态偏差的阶梯化求解”方法,研究动态偏差对系统的影响。该方法不需要对每一个动态偏差进行动态模拟,利用稳态偏差的动态模拟结果即可完成对动态偏差的量化分析,减轻了进行动态模拟的工作量。
  3)利用MATLAB编制了偏差“层级”模型和动态偏差的阶梯化求解方法的智能化求解包。将偏差“层级”模型应用于某工业反应实例,所获得的HAZOP分析结果与文献值相比,冷却介质初温由265K到275.5K的偏差持续时间dt小于所对应的纠错时间ct(6568s-373s)时也不会发生危险,扩展了文献所分析的冷却介质初温的安全范围,使HAZOP分析结果更加精确。同时,tD作为系统危险预警值,能够精确提供偏差引起系统危险所需的时间。
  (2)提出了量化偏差传递路径模型T-SDG模型
  根据同一偏差导致不同的工艺参数达到危险值的持续时间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工艺参数及其所属设备构成了偏差传递路径。在SDG模型中加入偏差数值及其持续时间限值,并以偏差持续时间是否达到限值作为有向线段成立依据的模型称为T-SDG模型。研究了动态模拟建模法和定量方程建模法两种建立T-SDG模型的方法以及偏差间的叠加效应和抵消效应。偏差间的抵消效应可以作为一种安全保护措施加以利用。
  以天然气凝液脱轻烃工艺为例,研究并建立了脱丙烷塔塔顶管道阀门开度、脱丙烷塔塔釜管道阀门开度、脱丙烷塔再沸器热功率、脱丙烷塔进料泵功率及进料总阀开度等五个工艺参数的T-SDG模型和“层级”模型。研究了此五个工艺参数两两间同时产生偏差时的传递特性,明确了工艺参数两两间的抵消曲线,可以作为偏差发生后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加以利用。
  (3)提出了偏差危险等级并应用于风险矩阵
  偏差危险等级由HAZOP量化分析法分析得到的偏差“层次”模型、偏差传递特性以及偏差传递路径三者共同确定,用以替代风险矩阵中的风险事件概率,与风险后果严重程度等级共同确定过程系统的风险等级。研究表明:应用偏差危险等级,提高了风险矩阵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偏差传递特性等级和偏差传递路径风险等级是随着偏差数量和传递路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则偏差危险等级和风险等级也随之增加,减少了风险结的存在。
  传统的风险矩阵法对天然气凝液脱出轻质组分工艺的脱丙烷塔塔顶阀门开度的风险评价结果为:风险事件等级(L)为2级,风险等级(R)为3级。本论文评价结果为:纠错偏差的偏差危险等级(L)为3级,风险等级(R)为3级;引发偏差的偏差危险等级(L)为5级,风险等级(R)为4级;不可逆偏差的偏差危险等级(L)为6级,风险等级(R)为5级。
  (4)研究了安全保护措施量化分析
  在偏差传递路径关键点(偏差经过的工艺参数)设置安全保护措施,定量分析安全保护措施,确定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的程度,以明确的“量”取代模糊的概率,同时验证安全保护措施是否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应用于天然气凝液脱轻烃工艺表明:将建议安全保护措施由模糊的“维护好ESD联锁系统、定期巡视检修”变为具体的量化的描述“1)在偏差产生的120s内将V-C3开度由65%恢复到90%;2)为脱丙烷塔再沸器添加溢流阀,在液位报警器报警时,将溢流阀开度设置为大于10%;3)在液位报警器报警时,V-C4开度保持在60%-65%之间”。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有机-无机嫁接的方法合成出了一种新型固载化的氨基离子液体,并对其进行了FT-IR、BET、NMR、TG等一系列表征,考察了合成出的材料对CO2的吸收性能,建立了CO2吸附动力学方程。证明该离子液体固体是一种对CO2吸收分离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针对该种离子液体固体设计了三种合成工艺,其载体均为多孔硅胶,功能化试剂均为三溴丙胺氢溴酸盐。第一种合成工艺所用硅烷偶联剂为CG-54,合成方法为CG-54先与硅胶偶合,之后再与咪唑进行反应,最后进行功能化合成最终产物。第二
1  我们讲了很多年传承,成绩大部分都不及格,原因在哪里?现在我们把谈传承的人围起来,抓一把,估计大部分人不知道我们到底应该传承啥,是一群看不到球的球员,精华或糟粕,没有判定标准。  拿雕刻来说,雕刻几乎是全人类最早从事的一种艺术,猿猴把身体立起来走路,还不能算文明意义上的人。他开始形成抽象的思维能力,能把石头打磨成石刀、石斧,能从植物和动物身上取材,做成弓箭,而且制作越来越准确,越来越有目的性,
期刊
摘要:想要拓宽中国传统工笔画女性人物形象的题材范围,最好的方法是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基础上,融入更有前景、更具创新性的现代艺术创作理念精华,为传统艺术赋予新的时代特征。文章主要介绍、总结何家英作品《秋冥》的风格和特点,以期为现代工笔画中的女性人物创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女性人物题材;现代风格;创新性  一、何家英的艺术创作理念  在当代艺术的潮流中,何家英显然是一位独特又清醒的画家。他的作品有别于古
期刊
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之  赵治平  赵治平,江苏省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花鸟艺委会副主任,江苏省民盟国风书画院院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艺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委委员,江苏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曾任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江苏省国画院艺委员会副主任,刘海粟美术馆馆长。  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之  汤永炎  汤永
期刊
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开发对电池的比能量、寿命、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i4Ti5O12作为新型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因充放电过程中“零应变”,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和平稳的放电电压,能够避免电解液分解现象或保护膜的生成,安全性和可靠性很高,引起很多科研工作者的兴趣。目前,限制该材料应用的主要因素是其较差的导电性。本文以改善Li4Ti5O12的倍率特性为目标,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高温固相法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与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了C/Li4Ti5O12复合材料及B位Nb掺杂材料Li4Ti
摘要:陈师曾,这位民国时期的艺术大师,在当时的画坛可谓别树一帜。他研古而不仿古,承袭古人笔调与技法的同时,注重写生和对客观对象的观察与思考,以绘画语言表达心性,创作出独具个人特色的杰出作品。他的花鸟画具有含蓄秀逸、古朴而不粗野、气韵动人的独特风格。本文论述了陈师曾花鸟画中梅、兰、竹、菊的艺术表现特色,总结了陈师曾在绘画创作方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这些成就根源于其师法造化的艺术心境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
期刊
摘要:黄花梨的花纹具有十分独特的美感,在对黄花梨进行雕刻的过程中将其花纹的美感充分呈现出来是重要的雕刻原则。同样是对瑞兽龙龟、貔貅等进行雕琢,利用鬼脸鬼眼纹所雕刻的图案栩栩如生,仿若神物;利用山水纹所雕刻的图案则惟妙惟肖,仿若即将从梨木中跳脱出来;顺应表皮纹雕刻出来的图案则雄浑大气、包罗万象。由此可见,想要雕刻出理想的黄花梨雕件,要兼顾雕刻创意和雕刻技艺。本文对黄花梨瑞兽木雕艺术进行了探究。  关
期刊
摘要:明代后期的大写意派画家徐渭,主张人的“自我”,强调“本色”的艺术创作方法,冲破传统的束缚,其作品呈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文章从徐渭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入手,对徐渭的绘画美学、大写意的绘画风格、以草书入画的绘画方式进行阐述,结合徐渭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徐渭的绘画成就。  关键词:徐渭;绘画;艺术风格  一、徐渭的绘画创作背景  宋代以来,苏轼等人提倡的文人画占据了中国绘画的主导地位。文人
期刊
摘要:今日之中国画,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创新,呈现多元发展的新局面,而江苏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在花鸟画发展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当代,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代表画家赵治平、汤永炎、高德星、田步石绘画风格迥异、各擅胜场,其各自不同的艺术探索发挥了花鸟画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江苏;花鸟画;赵治平;汤永炎;高德星;田步石  艺术无边界,探索无穷尽—
期刊
摘要:茶具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器皿。从人类社会文明起源,日用陶瓷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人类对陶瓷的审美演变,就可以见证历史的变迁。工艺和装饰对器物的影响各不相同,有很多相关的资料亟须整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时代形势的变化,都可以通过茶具装饰的主题直接反映。文章以特供毛主席的主体茶具“7501瓷”为主题,阐述这类罕见瓷具在装饰等工艺上的独特风格。  关键词:“7501瓷”;茶具装饰;日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