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TiAl合金由于其密度小、比强度高、良好的抗氧化性、抗蠕变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经过近四十年的大量研发活动,TiAl合金已经从最初的实验室试验阶段发展为新型轻质结构材料,并最终找到了它们的应用。然而,TiAl合金较差的室温塑性和高温强度等缺点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但通过定向凝固或晶种法制备出的全片层TiAl单晶(Polysyntheticallytwinned,PS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iAl合金由于其密度小、比强度高、良好的抗氧化性、抗蠕变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经过近四十年的大量研发活动,TiAl合金已经从最初的实验室试验阶段发展为新型轻质结构材料,并最终找到了它们的应用。然而,TiAl合金较差的室温塑性和高温强度等缺点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但通过定向凝固或晶种法制备出的全片层TiAl单晶(Polysyntheticallytwinned,PST),不仅具有良好的室温塑性,而且还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除此之外,大量合金元素Nb的添加同样可以提高TiAl合金的高温强度。不仅如此,高Nb-TiAl合金中往往会析出复杂的析出相。然而,目前对PST-TiAl晶体的形变显微结构和高Nb-TiAl合金中析出相微观结构的认识仍然严重不足。而准确认识材料的微观结构是建立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PST-TiAl晶体的形变结构和高Nb-TiAl合金中析出相的微观结构进行精细的研究。本论文主要运用选区电子衍射(SAED)、高角环形暗场像(HADDF)、原子尺度高分辨像(Z-contrast)、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等透射电子显微学技术,对PST-TiAl合金(名义成分为Ti-45A1-8Nb)的形变结构以及高Nb-TiAl合金(名义成分为Ti-55Al-22Nb)中析出相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研究了 PST-TiAl晶体在不同变形温度条件下,γ形变孪晶(或入射孪晶)与120°有序畴界面的交截。室温变形时,入射孪晶通过激发γ片层中<101]超点阵位错和1/2<110]普通位错的开动而穿过有序畴界面,但并不能使其孪生系开动。而在900℃高温变形时,入射孪晶不仅能激发γ片层中<101]超点阵位错和1/2<110]普通位错的开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其(111)孪生系的开动而穿过有序畴界面。并且(111)孪晶是以(112)非共格孪晶界(ITB)或超点阵外禀层错(SESF)终止在γ片层内部。另外,在(111)孪晶中不仅有1/6[112]孪生方向的缺陷,而且还有1/6[211]和1/6[121]伪孪生方向的缺陷。当位错沿着伪孪生方向滑移时会产生复杂层错(CSF),此时需要Ti/Al原子互换位置,而900℃高温变形有利于Ti/Al原子互换位置。因此在900℃高温变形时,入射孪晶能激发γ片层中(111)孪生系的开动而穿过120°有序畴界面。其次,研究了 PST-TiAl晶体在不同变形温度条件下,入射孪晶与γ/α2异质界面的交截。室温变形时,入射孪晶不能激发α2片层中孪生系的开动,其孪生切变主要是通过α2片层中1/3{1100}柱面滑移系的开动而穿过γ/α2界面。而在900℃高温变形时,入射孪晶能激发α2片层中的{2201}孪生系的开动而穿过γ/α2界面。此外,α2孪晶中存在大量的I1型基面超点阵内禀层错(SISFs),且它们总是与孪晶界上的台阶相连。但I1型基面SISFs并不能通过1/3Shockley位错的滑移产生。晶体学分析表明,α2孪晶并不是通过孪生位错在其孪晶面上连续滑移产生的,而是通过基体中Ti/Al原子之间复杂的交换和重排过程产生的,并且900℃高温变形有利于此过程的进行。因此在900℃高温变形时,入射孪晶能激发α2片层中{2201}孪生系的开动而穿过γ/α2异质界面。最后,对高Nb-TiAl合金中析出相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精细的研究。高Nb-TiAl合金经过热处理后,在基体γ中析出了大量板条状的析出相,但该析出相并不是单一的η相,而是由交替排列的η相与γ相组成的一种分层结构。这种分层结构的析出相与基体γ之间的取向关系为“四方对四方”或者为[100]γ//[100]η,(001)γ//002)η,其惯习面为{011)γ面;并且它与基体γ之间的界面结构可以通过“平台-台阶”理论来描述,其中平台面与台阶面分别沿着(010)γ面和(001)γ面。而在分层结构的析出相中,η相与γ相之间的取向关系及其界面结构与上述情况相同。分析表明,析出相富Ti、贫Al元素是导致其分解而形成这种分层结构的主要驱动力。
其他文献
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s Communication,FSOC)技术是以激光为信息载体、以大气为传输信道的无线通信方式,具有数据容量大、通信速率高、保密性好、网络架设灵活且无需频带许可等优点。传统FSOC多采用强度调制/直接探测(IM/DD)方式,目前光通信领域的发展方向则是探测灵敏度更高、调制方式灵活、信道选择性好的相干FSOC(Coherent Free Space
射频微系统是采用先进封装技术将射频、光电、数字、能源等功能进行高密度集成的系统,具有小型化和多功能,甚至具有低功耗和低成本等特点,在雷达探测、通信、电子战、侦察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射频微系统的进一步小型化给复杂功能单元集成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级联射频单元之间失配互扰、芯片间热电耦合、芯片制备工艺波动等效应,导致系统设计存在设计周期长、成品率低等问题。为了能够满足复杂系统快速迭代设计
多旋翼无人机因为可悬停和灵活机动的性能,商用市场增长迅速,在物流配送、服务巡检和突发响应等应用领域将引领未来城市创新。在系统硬件性能提升有限的背景下,轨迹规划成为影响无人机任务执行和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无人机轨迹规划问题具有复杂性、动态性特征,未来复杂城市空间环境对轨迹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方法的求解效率已不能满足需求。本文提出基于控制网络的高效轨迹规划方法,克服传统方法在求解效率上的不足,同时
Sturm-Liouville算子和Dirac算子是量子力学中重要的数学模型.非局部Sturm-Liouville算子和Dirac算子出现在弹性力学、生物数学、随机过程及工程学等许多领域.本论文研究非局部微分算子的谱理论及逆问题,给出了几类非局部微分算子的谱特征、迹公式及逆结点问题结果.第一章介绍四类非局部Sturm-Liouville算子和Dirac算子的物理背景,综述非局部微分算子的研究现状,
肝纤维化主要特征是慢性肝损伤后细胞外基质过度堆积。进展性纤维化的特征是分泌α-SMA的门静脉周围和窦周肌成纤维细胞聚集。持续的炎症通常导致大量的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伴随着肝血管的结构扭曲,并为肝脏失代偿、原发性肝癌和死亡奠定基础。肝损伤后,肝脏中主要的胶原合成细胞-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被激活,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增殖速度更快,显示出更强的
富锂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1-x)Li2Mn O3·x Li MO2具有高容量(>250 m Ah g-1),被认为是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存在本征电导率低、晶格氧的不可逆逸失以及循环中层状相向尖晶石相的转变,导致其倍率性能差、首次库伦效率低、容量及电压衰减快,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基于此,本文以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1.2Ni0.13Co0.13Mn0.54O2为研究对象,采
洪涝灾害危险性大、破坏力强,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社会损失,因此针对洪涝灾害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和RS(Remote Sensing)技术成为洪涝灾害监测与预报的主要手段。合成孔径雷达由于全天时全天候、不受云雨影响的特点,成为洪涝监测的首选数据,光学影像由于波段信息丰富可以实现高精度地物目标识别。然而,当前基于Sentine
随着光学精密制造及检测技术的发展与提高,环形拼接非球面、自由曲面等系列复杂面型在空间遥感、红外侦查、头戴显示、超薄投影和手机摄像等成像光学系统设计中的使用逐步成为现实。复杂面型因具有更多的设计自由度和较强的像差校正能力,使光学系统可以兼具紧凑化、大视场、小F数和高像质等优势。然而,与平面、球面以及二次曲面等常规面型相比,复杂面型的优化设计缺乏理论支撑与方法指导,主要体现在光学系统初始结构的求解困难
半导体材料的荧光特性是众多功能器件的基础,这些器件包括背光型发光二极管、闪烁体基电离辐射探测器、激光器等。它们在众多重大的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光学成像、图像显示、光通讯、环境监控、生物传感等。随着商业成熟的半导体材料进入技术瓶颈期,开发储量丰富、制备简易、性能优异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并探索其荧光特性应用成为近些年来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自从Miyasaka等人在2006年和2009年
数控机床是发展新兴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的基础装备,寿命预测是健康管理和维修维护的基础与关键。面向数控机床研究基于运行工况信息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最小化机床故障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提高机床的使用寿命及可用度。在故障相关性分析基础上考虑故障多步扩散、组件故障概率,基于超图理论计算故障传播扩散系数,构建了数控机床故障传播扩散模型以描述故障传播机理;结合模型拓扑结构属性建立综合故障风险模型,计算路径故障风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