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道德体验教育研究

来源 :黑龙江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065781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对我国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基础性问题的思考,将道德体验作为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高校道德教育理论,探究高校道德教育的新思维,重新思考和探究我国道德教育的建构和创新问题。研究高校道德体验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有助于完善道德教育体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   高校学生道德体验教育丰富了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凸显了道德教育的主体需要、体现了道德教育自我实践,实现了道德教育的情感互动,赋予了道德教育的自主创新。高校道德体验教育着力解决道德教育中的“应为”与“难为”问题,着眼于提高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丰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规范道德行为,提高道德评价能力,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体验真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中体验真心,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体验真意。通过有针对性的道德体验活动,使知、情、意、行等要素有机的形成合力,引导大学生形成创新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人格的培养。   高校道德体验教育遵循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从分析动机入手、注重引导兴趣、注重情感交流、强调内化于心的原则,从大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觉得到的生活道德入手,开展教育;由小及大,培养社会公德;由近及远,培养职业道德;由浅入深,培养家庭美德。通过开展高校道德体验教育,挖掘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在动力,不断提高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关于环境标准在环境污染责任认定中的效力问题,成为环境法学研究中颇具争议的热门话题。通说观点认为环境标准仅具有公法管制上的效力,不具有侵权法上的效力。但是通过大量的司法案例以及对环境法条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环境标准在侵权法上具有实质性的效力。环境标准在侵权责任构成上的效力分别体现在环境质量标准在侵权责任构成上的效力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在侵权责任构成上的效力中。在“不可量物”领域,符合污染物排
学位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
学位
公平与效益作为法的两个基本价值,是中外法学家孜孜以求的法的价值目标,从历史上来看,公平与效益的冲突问题就一直存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公平与效益的冲突问题变得更
在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环节、工程设计部门、建设施工部门、中介部门等与此相关的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只要利用手中的职权谋取私利都可以归结于职务犯罪,这些犯罪行为既破坏
法官与当事人关系是一切民事诉讼体制的核心问题,关乎着原则、程序与制度等诉讼体制构成要件的编排与内容设计。立足于诉讼活动场景、追问着三个问题——“法官与当事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