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状材料的偏振光电探测器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偏振反映了光的矢量特性。通过对光的偏振信息进行检测,能够得到被测物质的介电特性、结构特征、粗糙度、入射角等多种物理信息。然而传统的片上偏振光电探测器件往往依靠硅、锗、Ⅲ-Ⅴ族半导体等三维材料进行探测器层的制备,每一层材料的生长都要考虑晶格匹配的影响,这无疑增大了制备的难度,同时器件的集成度受到小尺寸效应的限制。因此,探究新型的偏振光电材料和探测器结构变得十分重要。层状材料是一类层与层之间以范德瓦尔斯力相结合的新型材料,这类材料不仅相较于三维材料有着更高的集成度,并且在异质结的制备中不需要考虑晶格匹配的影响。在层状材料中,二维钙钛矿和过渡金属硫化物既有线偏振探测能力,同时也有潜力对圆偏振光进行检测,尤其适合新型偏振探测器件的研究。本论文主要围绕现阶段二维钙钛矿和过渡金属硫化物这两种层状材料在偏振探测领域中材料的合成、性能以及器件的结构等方面展开研究,制备基于二维钙钛矿和过渡金属硫化物的新型偏振光电探测器。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改进二维钙钛矿晶体的合成方法。本论文提出了一种低毒且无需加热的水相法来合成低维钙钛矿。利用该水相法成功合成了多种二维、一维、手性或非手性钙钛矿晶体,通过X射线衍射、光致发光以及圆二色性等测试证明了该方法合成低维钙钛矿晶体的普适性与高产率。2.制备二维钙钛矿异质结型高性能光电探测器。本论文将无铅、高迁移率的二维钙钛矿(PEA)2SnI4(PEA=β-苯乙胺)与少层二硫化钼(MoS2)和石墨烯堆垛成异质结来增强载流子的抽取效率,由此大大提升了二维钙钛矿的光电探测能力。这种探测器具有1100 A/W的响应度和零偏压下33.3%的量子效率,整流比高达500。3.制备基于二维钙钛矿的线偏振与圆偏振光电探测器。在线偏振领域,本论文对一种新型钙钛矿材料FAGPb I4(FA=甲脒,G=胍基)进行研究,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分析的方法探索了这种钙钛矿晶体的偏振光学性能,测试表明了这种钙钛矿在各个晶面都有着良好的线偏振发射和线偏振探测能力,并且线性二色性的大小和偏振方向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调控。在圆偏振领域,本论文主要对水相法合成的手性钙钛矿进行研究,利用该材料制备了较高性能的圆偏振探测器。4.设计基于层状材料的无滤波层全斯托克斯矢量偏振器。本论文使用过渡金属硫化物这种层状材料来制备这种偏振探测器。通过将单层MoS2与少层MoS2堆垛成同质结,利用内建电场的调控来提升单层MoS2在低入射功率和零偏压下的圆偏振光电流效应(CPGE)。然后,本论文建立合理的测量与计算模型,使用这种同质结设计了一种无需额外滤波层的片上全斯托克斯矢量偏振器并研究了其偏振态检测的性能。这种器件可以在自供电条件下工作并对斯托克斯参数S1、S2和S3的最小测量误差分别为5%、4.8%以及6.7%。
其他文献
生物矿化与自组装形成的分级结构具有复杂的美学、令人着迷。自然界的美促使科学工作者试图找出其中的形成规律和机理,为人工自由设计和制备多用途的分级结构功能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科学指导意义。当前的自组装研究主要通过定性或经验性调整实验工艺参数来控制自组装材料的生长方式和结构,缺乏定量的理论框架和对分级结构的精确表征和控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制备分级结构中,分析多因素协同作用、调制材料多功能性和合
第一部分靶向敲除内耳支持细胞Gjb2基因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内耳感觉上皮细胞损伤模式的观察目的:构建多种特异性内耳支持细胞Gjb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索上述模型小鼠听功能变化和毛细胞损伤模式。方法:运用Cx26flox/flox小鼠分别与Lgr5-Cre ER、Fgfr3-Cre ER小鼠杂交获得Cx26flox/flox;Lgr5-Cre ER、Cx26flox/flox;Fgfr3-Cre ER小鼠
第一部分PD患者及细胞模型中维生素D及PARP1的水平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浆中维生素D水平和PARP1的表达的差异;MPP+细胞模型中维生素D受体和PARP1的表达,parthanatos死亡的激活情况。方法:收集P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浆,通过ELISA检测分析各组血浆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使用Western blot检测PARP1及cleaved-PARP1的表达。
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传感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分析技术,具有分析响应快、背景噪声小、成本低和易于小型化等优点,在环境监测、生化分析和临床诊断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应用。在PEC传感器中,半导体电极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直接影响检测的灵敏度,因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大多数半导体材料对紫外光有较好的吸收,光电转换效率较高,但紫外光的能量较高,易损伤生物识别
为了满足光纤通信系统的扩容需求、突破光电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带宽瓶颈,模分复用传输与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全光信号处理成为国内外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热点。由于高非线性少模光纤中模间四波混频效应的相位匹配条件灵活、可同时实现波长和模式转换、具有飞秒级的响应时间、对调制格式和通信速率透明等优点,将成为未来波分-模分复用(WDM-MDM)光网络节点中实现全光信号处理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模间四波混频研究主要集中
在我们国家,绝大多数建筑行业从业者,往往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都会挂着一项很"接地气"的专业职业技能的履历头衔——土木工程专业。之所以又"土"又"木",那是和中国古代建筑行业有一丝丝渊源的:泥土与木材,正是中国传统建筑几千年演进史中最常见的两种材料。
期刊
研究背景与目的:慢性肝病长期发展,可导致肝纤维化,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全球每年因肝硬化死亡病例约120万,我国约占其中11%,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的疾病负担之一,而治疗手段有限。肝纤维化的最典型特征是细胞外基质(ECM)异常沉积和分布,其核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阐明肝纤维化发生的分子机制,对阻断甚至逆转纤维化的发生与进展具有重大意义。ECM是调控HSCs活化和肝纤维化的关键要素之一,基质细
本文简要介绍了精度加工工艺:机械制造、精密加工、大规格结构件生产工艺;以液压支架为代表,使用机器人进行结构件焊接处理,研究双面成型的工艺内容,确保焊接精度。经工艺实践发现:机械焊接形成的坡口钝边、坡口间隔长度差异等各类问题,可采取焊接优化方法予以解决,加强焊缝补充热量控制,使其不大于14kJ/cm,背侧高度控制在2mm内,切实提升成型质量。
第一部分IL-37对Apo 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目的:目前IL-37被认为是一种能够下调多种促炎因子的抗炎物质,参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但其缺乏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手段。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IL-37对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保护作用,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进展中的免疫调控作用,寻找动脉粥样硬化潜在的新治疗靶点。方法:我们将实验组分为Apo E–/–及IL
机器人技术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高新技术。使用工业机器人可以降低废品率和产品成本,提高自动化生产线的利用率,降低因工人误操作导致的不良零件风险。工业机器人用于生产线后,能降低生产成本,通常为人工成本的1/4,且在生产质量、效率、管理方面能带来很多新的附加值。因此,在机器人技术快速提升、人力资源短缺、人力成本逐年提升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成为企业的迫切需要。锦州立德减振器有限公司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