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MRI在乳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各种成像最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深入研究磁共振各成像新技术的成像特点和临床应用注意事项。资料与方法:对临床拟诊为乳腺肿块的37位病人,应用1. 5T全身磁共振成像仪(Siemens 1. 5T Sonata)和双环极阵列乳腺线圈进行抑脂T1、 T2加权成像、对比剂灌注动态增强3D-FLASH序列成像、增强后高分辨序列扫描、弥散加权成像和肿瘤区行单体素1HMRS扫描。并分别对早期强化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病灶形态学、ADC图和MRS分析。37位病人中有51个病灶,全部为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灶31个,恶性病灶20个,根据病理结果分良、恶性两组,对其磁共振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良性组的年龄为40. 10±7. 825(x±s)岁;恶性组的病人年龄为50. 50±11. 75(x±s)岁,两组年龄比较用t检验,p=0. 0004,<0. 01,良、恶性肿瘤两组总的强化率比较,恶性组平均强化率明显高于良性组;两组早期强化率的比较,良性组为0. 8387±0. 42421(x±s);恶性组为1. 1920±0. 40203(x±s),p=0. 005,<0. 01,早期强化率与曲线类型等级相关性分析(Spearman分析),p=0. 012,<0. 05。良性病灶中26个Ⅰ型曲线,2个Ⅱ型,2个Ⅲ型,1个囊肿未增强。恶性组Ⅲ型曲线12个,Ⅱ型者4个,Ⅰ型者4个。两组曲线类型比较(x2检验):Ⅰ型曲线两组比较x2=22. 22,P<0. 01,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Ⅱ型曲线两组比较x2=0. 3430,P>0. 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Ⅲ型曲线两组比较x2=8. 6097,P<0. 01,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部分病例行DWI的ADC图像、数据和1HMRS分析。结论:MRI是乳腺肿瘤影像检查技术中敏感性、特异度、准确度最高的检查方法,结合肿瘤的形态学特点,准确掌握和应用先进的成像技术,观察肿瘤血流动力学变化过程,分析磁共振波谱(MRS)和ADC图等,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