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锻造操作机动力学分析与控制器设计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z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于航天航空技术与现代机械加工业的项目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一方面大锻件的应用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对锻造车间的锻造机械化与自动化要求也越来越高。锻造操作机是用于锻造自动化作业的重要设备,能够夹持各种大型锻件配合主机完成锻造作业,大大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然而,由于国内的大型锻造操作机的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导致企业需要斥巨资从国外引进,打破这一局势的唯一办法就是我国必须自主创新,开发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重载锻操作机,来满足各行各业对大锻件的需求。本文从机构的创新设计的角度,提出一种新型六自由度锻造操作机,并着重分析该新型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并设计其控制器系统。本文按照构型分析、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以及控制器设计的流程进行研究。基于“平面12杆3自由度运动链拓扑图图谱库”,综合出锻造操作机的不同机构,并针对锻造操作机的工作特性评价指标建立链筛选原则,优选得到一种合适的新构型。首先对新型锻造操作机的机构进行分析,着重对其机构综合与自由度的分析。基于复向量方法建立其运动学数学模型,分析其速度、加速度以及雅可比矩阵,得到其位置解与速度解,基于Matlab平台仿真机构的正运动学模型与逆运动学模型。通过对比仿真结果,证明了运动学分析的正确性。将液压缸的缸体和活塞杆简化为一个构件的情况下,基于虚功原理方法推导并建立主运动机构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在给定夹钳末端负载情况下,使夹钳按照预定轨迹进行运动,得到不同状态下三组液压缸所需提供的驱动力的仿真曲线。结果表明该新型锻造操作机的主要承重构件为前提升缸。将该简化模型与实际中将液压缸的缸体和活塞杆分为两个构件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得到各驱动液压缸分别在三种运动状态下输出驱动力的误差曲线。对比仿真结果证明简化模型等效于实际模型,并且有效简化了动力学的建模过程。针对新型锻造操作机的三组液压缸系统设计器模糊PID控制器,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新型机构的控制子系统仿真模型,在一定负载情况下,分别对夹钳的竖直提升运动、水平运动以及俯仰运动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系统单位阶跃响应与正弦响应跟踪曲线及相应误差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该新型锻造操作机,采用模糊PID控制器能够快速、精确地获得新机构的性能参数并高效地完成跟踪,使系统保持良好的稳态性能与动态特性。
其他文献
光电探测技术是一种被动式工作的目标探测和跟踪手段,具有隐蔽性好、直观性强,抗干扰能力强和跟踪精度高的优点,因而它能够代替或者辅助雷达探测跟踪系统,是提高武器平台侦察
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作为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的计算机视觉研究课题之一,被广泛地应用到安全领域。人脸检测与识别是利用人脸这一人体固有的生物特征进行个人身份鉴别的过程,具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有线设备相比,它具有携带方便,无需布线的优势,特别适用于机动性要求较强,或者工作受到内部线路限制的通信设
无线传感器是多种技术融合成的新技术,其融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采集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它的出现,为远程监测提供了可能。其中,嵌入式采集系统对数据采集起决定性作用,
随着当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视觉已成为工业、生活、军事等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双目立体视觉作为计算机视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模拟人类视觉系统,由两个不
滚动轴承作为旋转机械中关键零部件之一,其工作状况将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因此,对滚动轴承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及早准确地识别故障萌芽与发展趋势,对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随着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热损问题在航天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隔热材料的粘接性能,成为解决热损问题实现航天器安全稳定运行的保证。隔热材料研制工艺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目前,肺癌仍是全球医学技术攻克的难点,有效降低每年高发的致死率和发病率同样是棘手的问题。由于肺癌中约85%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类型。因
目前,无刷直流电机因其具有有刷直流电机的优良特性以及交流电机的频率变化特性,在市场中的需求不断增长,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用户对其系统的控制性能也不断提出要求。所以需要设计一套伺服控制系统,以满足广大用户对无刷直流电机的宽调速范围、抗干扰等性能的要求。嵌入式系统以其集成度高、实时性强、可多任务操作等特点,在电子技术和软硬件技术中使用广泛。32位ARM处理器价格低廉,功能强大,且开发起来简
随着计算机控制和自动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集散控制系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业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不断的提高,使得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操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