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治疗成人肥胖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ingr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及环境的改变,社区医疗中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哮喘等肥胖相关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工作中,与正常体重哮喘者相比,肥胖哮喘患者的哮喘症状更重,对常规哮喘控制药物敏感性更差,且难以控制,急需开发针对性药物。近年来诸多研究发现,临床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除调节胆固醇代谢之外,还具有抗炎、抑制平滑肌增生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可能对支气管哮喘,尤其是激素抵抗性哮喘—肥胖哮喘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本研究从临床入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评价辛伐他汀对肥胖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并从相关炎症因子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探究其有效性。方法1、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青岛市十个社区诊所连续招募参与医保慢病管理的肥胖哮喘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0例。常规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信必可)320/9ug或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舒利迭)50/250ug,1吸,BID,吸入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20mg,QD,口服治疗。研究计划共8周,每4周访视1次,共3次访视:访视1(V1)、访视2(V2)、访视3(V3)。2、研究期内患者每天记录症状评分(日间症状、夜间症状)、万托林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事件;在V1、V2、V3时分别评定患者ACT(the score of asthma control test)评分、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及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和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 tic tran-saminase,AST)水平;V3结束时测定治疗前及第8周末的血清瘦素水平。3、研究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评价辛伐他汀治疗肥胖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所有患者顺利完成试验,无失访、退出及死亡病例。2、V2、V3时试验组患者的日间症状[(1.30±0.47)/d、(1.26±0.44)/d]、夜间症状[(1.35±0.49)/d、(1.30±0.47)/d]、万托林使用情况[(1.10±0.64)/d、(0.65±0.60)/d]、ACT评分[(20.05±3.38)、(22.60±2.39)]、FVC[(2.56±0.63)L、(2.87±0.47)L]均较V1时[(1.85±0.81)/d、(1.90±0.79)/d、(1.60±0.82)/d、(16.80±2.93)、(2.27±0.56)L]明显改善(P<0.05),TG[(1.97±0.96)、(1.54±0.55)]及LDL[(2.52±0.44)、(2.26±0.37)]较V1时[(2.77±1.33)、(3.09±0.45)]降低(P<0.05);V3时血清瘦素水平(11.23±1.12)ug/L较V1时(13.91±1.26)ug/L降低(P<0.05);FEV1及TC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3、V3时常规组患者的日间症状[(1.45±0.60)/d、(1.40±0.50)/d]、夜间症状[(1.55±0.69)/d、(1.45±0.52)/d]、万托林使用情况[(1.10±0.77)/d、(0.98±0.73)/d]、ACT评分[(18.80±2.65)、(20.70±3.18)]较V1时[(1.95±0.83)/d、(1.95±0.76)/d、(1.65±0.87)/d、(16.65±3.07)]明显改善(P<0.05),FEV1、FVC、TC、TG、LDL及血清瘦素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4、V3结束时试验组患者日间症状(1.26±0.44)/d、夜间症状(1.30±0.47)/d、万托林使用情况(0.65±0.60)/d、ACT评分(22.60±2.39)、FVC(2.87±0.47)L、TG(1.54±0.55)、LDL(2.26±0.37)、血清瘦素水平(11.23±1.12)ug/L与常规组[(1.40±0.50)/d、(1.45±0.52)/d、(0.98±0.73)/d、(20.70±3.18)、(2.32±0.38)L、(2.70±1.31)、(3.13±0.47)、(14.93±1.47)ug/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FEV1、TC与常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治疗期间,常规组出现2例急诊就医,未出现AST或ALT升高;试验组出现1例急诊就医和1例轻度ALT升高。两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够较安全地改善成人肥胖哮喘患者的哮喘症状,提高肺活量,降低血脂,减轻气道炎症和减少急诊就医。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化,人们愈发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受到越多研究者的热捧。聚己内酯(PCL)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流变性能和溶解性,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然而PCL的慢降解速度,差的润湿性和力学性能,低细胞粘附性等劣势极大的限制了其在绿色材料制备方面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由此研究者们提出了基于聚己内酯绿色材料的两种制备方法:纳米粒子复合和聚合物共混改性。选取自然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与多种癌症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鼻咽癌相关。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是EB病毒编码的膜蛋白,对EB病毒致病机理和疾病表型尤为关键,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靶点。本论文体外合成LMP1胞外96-107 aa并免疫小鼠。三次免疫小鼠后得到的血清在ELISA测定中显示较高效价。以EBV+B95-8,EBV-BJ
本文以近代早期英国乡村地区雇工群体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的是在近代早期英国乡村商业化发展的背景之下,雇工群体在生产和消费方面呈现出的各种变化,并通过对这些变化的分析
大气污染对人类自身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其中,PM2.5是雾霾的主要成分,危害人类健康,增加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PM2.5浓度的及时和准确预测有助于科学预防并有效减少雾霾事件造成的损失。近年来随着观测数据的大量涌现,基于深度学习的PM2.5浓度建模预测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基于PM2.5、气象、土地利用类型等多源时空数据,考虑环境监测站点的稀疏性和非欧式分布特性
学位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及生命。血清肿瘤标记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发生和病变。目前,肺癌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经济活动更多地以项目的形式体现出来。项目管理在现代企业的日益普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它也日益体现出
[目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主要死因,胱抑素 C(Cystatin C,CysC)是 CKD及其他人群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独
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彻底走上了“失之西洋,收之东洋”的对外侵略扩张道路,使得亚洲各国和地区深受其害。然而我们往往忽视了对其扩张政策的起点—兼并琉球王国的研究。琉球王
随着小型强化程度的增加,汽油机在低速大负荷条件下出现常规爆震和超级爆震现象的可能性显著增加。由于爆震燃烧对发动机破坏性很强,因此爆震问题已成为限制小型强化汽油机热
研究背景: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是一种系统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影响全世界约12百万人。它通常由hamartin基因(TSC1)或tuberin基因(TSC2)的突变引起,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