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2008年全球新发宫颈癌病例约52.98万,死亡病例25.51万,其中85%新发病例在发展中国家。研究认为,宫颈癌是由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逐步发展而来的,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又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通过性传播使宫颈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高危型致病因素之一。HR-HPV感染时可以通过医疗干预来预防和治愈的,因此,早期发现HR-HPV感染并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是防治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键。目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结合病理诊断分析子宫颈病变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为子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早期筛查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方法: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2011年6月—2012年10月63例患子宫疾病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63例子宫颈疾病患者宫颈分泌物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对检测结果进行收集、整理,结合病理诊断分析子宫颈病变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结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63例子宫颈分泌物中的HR-HPV DNA,结果显示血浆HPV-16DNA检出率为:宫颈炎11.1%、CINⅡ期20%、CINⅢ期20%、宫颈癌不同分期检出率为:33.3%、58.3%、75%;血浆HPV-18阳性数结果分别为:宫颈炎16.7%、CINⅡ期16.6%、CINⅢ期10%、宫颈癌不同分期检出率为:15%、16.6%、16.6%。统计学分析提示宫颈癌临床分期与血浆病毒检出率显著相关(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液中人乳头瘤病毒DNA是比较灵敏的,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宫颈癌的筛查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子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与HR-HPV感染有关,随子宫颈病变的加重,HR-HPV感染阳性率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