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LaNi5,LaMgNi4,NdNi,MgNi2等合金为前驱体,采用粉末烧结方法制备了La0.75-xNdxMg0.25Ni3.3(x=0,0.15)和Nd1-xMgxNi3(x=0.10,0.20,0.36,0.50)贮氢合金,系统研究了Nd部分替代La和Mg对RE–Mg–Ni系合金相转变的机制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和Rietveld分析表明,La0.75Mg0.25Ni3.3合金由Ce2Ni7型相、Gd2Co7型相及少量CaCu5型相组成;而Nd部分替代La后,由于Nd原子只占据[A2B4]单元中La原子所在位置,所以LaMgNi4合金中被替代的La原子和NdNi合金中Nd原子与Ni原子反应,生成[A2B4]单元,致使有更多的[A2B4]单元与[AB5]单元发生包晶反应,最终使Gd2Co7相丰度增加而CaCu5相消失。电化学测试表明,Nd部分替代La后,由于A2B7相丰度增加,合金电极最大放电容量与高倍率放电性能均显著提高;但是CaCu5相的消失,导致合金的循环稳定性略有下降。Nd1-xMgxNi3(x=0.10,0.20,0.36,0.50)合金均以PuNi3相为主相。当x <0.36时,合金由PuNi3相,Ce2Ni7相和NdMgNi4相组成,随着x的增大,PuNi3相含量逐渐增加,而Ce2Ni7相和NdMgNi4相含量逐渐降低,致使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循环稳定性及高倍率放电性能随Mg含量增加而升高;当x=0.36时,合金中仅含有PuNi3相,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均达到最大值。在1800mA/g放电电流密度下,高倍率放电性能达到55.7%,这主要是因为合金中不利于吸氢动力学的NdMgNi4相的消失;当Mg含量增至0.50时,合金中出现不吸氢的高Mg相MgNi2相,表明Mg元素超出其在PuNi3相中的最大固溶度,导致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