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降解及其分子量分布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程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壳聚糖是唯一的天然碱性多糖,是除蛋白质外数量最大的含氮天然有机高分子,也是人体所必需的第六生命要素.但由于它溶解性差,限制了它的应用.而降解制备得到的壳低聚糖具有许多独特的生理活性.因此,近些年来,壳聚糖降解制备壳低聚糖的研究倍受人们的关注,但对降解壳聚糖分子量分布的报道较少.该文采用H<,2>O<,2>氧化法和特制纤维素酶解法两种方法来降解壳聚糖,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法跟踪并测定其壳聚糖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比较了两种方法在制备壳低聚糖各自的特点.对于H<,2>O<,2>氧化法,主要对影响壳聚糖降解的因素,即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过氧化氢的用量进行了讨论.并用GPC法跟踪并测定了降解壳聚糖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确定H<,2>O<,2>氧化法制备低分子量壳聚糖的优化条件为:80℃,14ml,4hrs,此时可制备Mw为2.9×10<3>的壳低聚糖,分子量分布PD为1.96.对于特制纤维素酶解法,分别对影响壳聚糖降解的因素——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液PH值和酶的用量进行了讨论.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制备壳低聚糖的优化条件为:55℃,6hrs,PH=5.5,10%的酶量.继续反应到23 hrs时,可制备Mw为1.1×10<3>的壳低聚糖,分子量分布PD值为1.5,且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聚合度为5~10的壳聚糖含量占60%左右,其回收率达88.2%.H<,2>O<,2>氧化法难以制备壳低聚糖,即使在80℃,50ml,4hrs的情况下,也只能制备1.6×10<3>D的壳聚糖,此时壳聚糖产品颜色呈深褐色,它适于制备中等分子量的壳聚糖.而特制纤维素酶降解法适于制备壳低聚糖,反应较温和,降解产品外观较好,即在55℃,PH=5.5,10%的酶量,降解23hrs的情况下.且降解过程中,壳聚糖分子量的分布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其他文献
丝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高营养性及强保健功能,可用于合成纤维涂层、食品和化妆品的添加剂以及医药和医学材料等领域.在传统的真丝绸精练中,练液中常含有碱剂及表面活性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已从简单的适体美观性向更符合人体生理卫生及舒适性方向改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研究人体各种运动变形与服装变
蚕丝主要是由丝素和丝胶两部分组成,丝素的含量约占总重量的70%,随着近几年来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丝素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生物传感等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相
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是最近几年开发的一种新型聚酯,与TENCEL纤维一起并称为21世纪两大新兴纤维.PTT纤维既保持了PET的一些优良性能,又有更好的染色性及弹性,是一种极
该课题主要把抗菌防臭和远红外保健复合在一起,以达到复合功能的目的.这种复合,不是通过后整理,而是采用具有特殊功能的纱线,通过改变织物的组织结构、纱线间的排列比在织造
天然彩色棉纤维是利用基因改性技术培育出的一种新型棉花品种,彩棉系列产品具有天然色泽,可省去染色、印花等工序,减少了污水的排放和能源的消耗,因而被普遍认为是理想的生态
机动车年审检测为的就是保证行驶的车辆能有良好、稳定和安全的状态.车辆驾驶虽然是依靠个人完成,但本身并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正因为有了这层社会学意义,汽车的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更多的煤炭资源被开发,而多年来的开采己经使矿区赋存条件“优越”的煤层储量越来越少,因而转向了煤层储量只占15%-
随着发动机噪声、进排气噪声、传动系噪声和轮胎噪声得到较好控制,以及车速的不断提高,高速车辆的气动噪声已成为车辆主要噪声源之一,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十年来计算机和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同时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