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年人行为心理为导向的康复性景观设计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you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现有景观设计进行以健康为先的精心设计,通过人在景观空间内的活动行为,期望对使用者身心产生积极影响的景观类型被称为康复性景观。因此从广义上讲,属于养老机构以及为老年人身心健康而设计的景观均可称作老年人康复性景观。在老龄化社会加剧的同时,以老年人为中心的附属产业,尤其是老年人人居环境的建设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康复性景观能够立足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为其创造保持精神愉悦、身心舒畅的康复性环境,并且能够引发社会对健康环境的思考,促进社会整体和谐。由于景观环境能够实现的身体康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转而以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为主,心理引导的行为需求为辅作为研究方向,采用POE使用状况研究,将设计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探索能够较好地适应使用者需求进而充分发挥身心康复作用的老年人康复性景观。针对以上研究方向,本课题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索。首先是对于课题研究做基础的理论概述,这个部分主要从康复性景观与老年人的心理行为需求两大基本概念做出论述。首先对于本文中采用的康复性景观的概念进行梳理界定,总结康复性景观的设计特征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存在形态。其次对老年人行为心理特征展开论述,以心理特征为主,从带来心理影响的生理特征及心理引导的行为特征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研究,总结景观环境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康复作用研究的现状,为后文实证研究评价因子的选择做理论支撑。其次是依据前文理论基础,运用POE使用状况评价体系对养老机构的附属景观展开定量定性的评价研究。主要采用PRS康复性量表对于选定的养老机构附属景观的康复性进行测评,并且对户外景观空间的使用情况和认知偏好进行满意度评价,在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得出参与景观活动对老年人心理产生改善作用,且景观空间特征影响了具体康复效果和使用状况。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均进行了讨论并进行总结。在总结实证研究得出的结果之后,结合实地调研与实例研究提出设计策略。分别从康复性景观存在的必要性、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物质场所的必要条件以及产生心理影响的行为特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得出需使用增强感官认知、完善场所可达性设计、营造不同交往空间等方法和策略来对老年人康复性景观进行设计。探讨符合人们心理行为、有益于心理恢复的康复性景观设计策略。最后根据所总结的老年人康复性景观的设计策略,对现有养老机构康复性景观提出改造建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其他文献
高校美术教学老师通过一些美术教学方法和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美术水平,以及对美术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在美术方面的爱好以及创造力,我们称之为美术教学。随着我国进入信息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消防安全状况将面临日趋严峻的形势,为强化管理,减少火灾事故发生频次,城市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举措之一,成为近年来各级政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大鼠急性给予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激动剂BRL37344是否与慢性给药一样,使β3-AR表达进一步增加,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方法大鼠sc异丙肾上腺素(Iso, 340 m
书法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瑰宝,随着教育逐渐发展,书法教育逐渐渗透到现代的教育环境中。当今社会是多种文化融合的多元化文化环境,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科技文化等对于书法教
如果把教育比喻成"熬粥",中国的儿童教育像压力锅快煮,美国的儿童教育像小火慢炖。两种不同风格的教育都有着根深蒂固的词源基础和思想源流,也都带来了不同的学生与社会发展
随着现代公司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经理中心主义"逐步崛起,公司的经理权日益得到扩张和强化。为确保经理能够充分发挥其经营才能,实现公司的高效经营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年)、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 Ilyich · Tchaikovsk,1840—1893年)分别是巴洛克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他
隐喻在词义演变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量的词义演变是通过隐喻的方式进行的。因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 ,更重要的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 ,一种认知手段。本文
<正>在我国视唱练耳教学当中,无论从教学计划到内容、教学方法到材料等各个方面,大部分都是照搬或者承袭西方现有的教学模式,导致学习者对本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日渐生疏,阻碍了
通过对锑系的3种不同催化剂的对比实验,评价了三氧化二锑、醋酸锑和乙二醇锑在催化活性和产品指标上的差异,同时指出了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乙二醇锑,在缩聚时间上也有不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