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粹社会政策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国外对此有过一些相关研究,但国内则很少有人系统地研究这一问题。 本文围绕这一时期纳粹社会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劳动者保护政策问题,通过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构建成一个有机整体。在绪论中笔者简要阐述了研究纳粹劳动者保护问题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问题,并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概况,为全文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回顾了魏玛时期劳动者保护政策的发展概况以及纳粹党对劳动者保护问题的思考,同时分析了劳动者保护问题在纳粹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分析了纳粹党对这一时期劳动关系的调整,重新建构劳动关系的主体——代表劳动者利益的工会、代表资本家利益的企业主集团以及国家三者的关系。此前在魏玛时期,包括劳动者保护问题在内的劳工问题主要通过前两者协商解决,但是纳粹党认为他们缺少从民族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必须对这两者进行改造,以便有利于其贯彻劳动者保护政策。纳粹党这方面的努力主要通过改造劳工组织以及在企业中构建企业共同体得到了实现。 第三章展开了对纳粹政权初期劳动者保护政策的具体论述。在这一章中笔者把纳粹劳动者保护政策分成三个部分,即劳动权问题、劳动期间保护问题以及劳工福利制度问题三个大方面进行分析。本章通过对这些政策的分析论述,表现了纳粹党如何将这些政策置于民族共同体角度上实施的,同时也分析了这一阶段纳粹劳动者保护政策的成效情况。 第四章主要针对纳粹党在形势变化下对劳动者保护政策的调整。随着纳粹党对外扩张步伐的加快,国内形势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随着和平经济转向战时经济,直至走入战时经济的转变过程,这对纳粹政权初期建立的劳动者保护政策格局提出了挑战。为此纳粹党必须对部分劳动者保护政策进行调整,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一章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论述。 结语指出,纳粹劳动者保护政策在争取劳工支持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得大部分劳工对纳粹政权表示了顺从和忍耐的态度;纳粹党注重劳资协调顺应了时代潮流,是对现实生活的反应。但是劳资协调与“魏玛宪法”所反映的民主精神结合,对世界是一种较为正面的维护和平的作用,而与纳粹的极端民族主义结合,则成为世界和平的强大破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