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数学史融入到数学教育中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史的教育价值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认同,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内容也已经得到增加。面对国内数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的现状,倡导数学史走进课堂中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数学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处于什么地位?如何应对这一处境?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HPM(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视角下的初中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了解数学史在初中数学学科学习中的地位,研究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分别实施问卷调查,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获得以下信息:目前初中师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史知识但是仍需提升;虽然广大师生对融入数学史的教学案例持认同的态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HPM教学案例的应用很少。究其原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从外部因素讲,可供教师直接使用的HPM教学案例缺乏;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对数学史内容的忽视;教育评价制度的限制等,从内部因素讲,教师自身能力水平,教学压力的限制不利于教师开发HPM教学案例;学生对于考试关联不大的内容的漠视等。针对数学史走进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境,本文从HPM教学设计的编制入手,对可融入教学设计的数学史内容进行分类,按照数学史形态的不同将其分为五类;按照数学史融入案例中的方式,将HPM教学案例划分为:附加型、嫁接型和嵌入型三种;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编制HPM教学案例应该遵循:事实求是、实用性、启发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编制HPM案例的具体操作过程。根据HPM教学案例编制的理论基础,选择不同的内容编制了两则HPM教学案例,从实践角度对所阐述的理论知识进行回应。本文研究发现,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结合已经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但HPM教学案例的运用、设计水平有待提高。为此提出了加强一线工作者数学史知识内容,深化HPM教学案例的开发,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的建议,以求数学史内容能够尽快走进数学课堂,切实的发挥其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