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TCF7L2、IGF2BP2多态性与汉族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ke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中国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以3%以上的速度逐年增加,已高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以慢性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代谢综合症。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单独或同时引起糖类、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近年来全球的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加,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糖尿病患病率增加最快的国家之一,到2020年我国糖尿病人数将超越印度成为世界第一。Meta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乳腺癌的相对风险约为普通人群的1.2~1.5倍。本课题第一部分通过对80例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160例乳腺癌非糖尿病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了2型糖尿病对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与乳腺癌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但具体机制还不是很明确。基因突变被认为与两种疾病均有关,而且相同的基因突变有可能部分解释2型糖尿病与乳腺癌之间的相关性。为了探讨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变异是否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本研究选择了两个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TCF7L2,IGF2BP2)的3种寡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 TCF7L2基因rs7903146、rs12255372和IGF2BP2基因rs4402960,探讨了它们对患乳腺癌风险的影响。转录因子7类似物2(transcription factor7-like2,TCF7L2),又称T细胞转录因子-4(TCF4),其基因位于10q25.2。该基因编码一种含有高迁移率组(HMG)盒的转录因子,参与Wnt/β-catentin信号通路。多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显示,TCF7L2是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之一。Barbara[41]等通过TaqMan等位基因分布技术检测了TCF7L2rs12255372变异在家族性乳腺癌中的作用。研究表明,TCF7L2rs12255372可能影响家族性乳腺癌发病风险。Naidu等[42]对来自医院的马来群岛人群中的387名乳腺癌患者及252名没有任何肿瘤病史的健康女性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TCF7L2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rs7903146位于TCF7L2基因的3号内含子上,存在CC、CT和TT三种基因型,危险等位基因是T。乳腺癌患者中rs7903146(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CT或TT基因型与乳腺癌风险无关。然而,携带T基因型(CT+TT)或T等位基因的女性表现出了明显增加的乳腺癌风险。rsl2255372位于TCF7L2基因的4号内含子,存在GG、GT和TT3种基因型,危险等位基因是T。GT杂合子或TT纯合子和携带T基因型或T等位基因均与乳腺癌风险无关。rs7903146(T)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但是rs12255372T等位基因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总之,TCF7L2基因rs7903146(T)变异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有可能成为乳腺癌的候选易感基因。这种变异还可能增加肿瘤远处转移的风险。本课题第二部分研究糖尿病易感基因之一TCF7L2与汉族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结果表明TCF7L2基因rs7903146、rs12255372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无关。多项研究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binding proteins2,IGF2BP2)基因2号内含子上的SNPs rsl470579和rs4402960对2型糖尿病的发展有中度危险性,并在多项人群的重复试验和meta分析中得到证实。但尚未见IGF2BP2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关系的报道,因此本课题第三部分研究了IGF2BP2基因rs4402960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显示IGF2BP2基因rs4402960多态性可增加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的患病风险。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第一部分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住院的女性乳腺癌患者240例。将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有2型糖尿病分为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组及乳腺癌非糖尿病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组包括80例患者,乳腺癌非糖尿病组纳入160例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治疗和术后病理切片证实为原发性乳腺癌。查阅病历资料,包括患者姓名、年龄、身高、体重、血糖、初潮年龄、产次、绝经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主要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及Ki-67)、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分子分型等。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年龄明显高于乳腺癌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的BMI无统计学差异。2.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血糖值明显高于乳腺癌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乳腺癌非糖尿病组在初潮年龄、产次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绝经后患者明显多于乳腺癌非糖尿病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4.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乳腺癌非糖尿病组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ER、PR、HER-2及Ki-67状态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5.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乳腺癌非糖尿病组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分子分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Basal-like型者均高于乳腺癌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较乳腺癌非糖尿病组肿瘤临床分期更晚,组织学分级更高,Basal-like型者更常见,预后较差。结论:1.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多见于年龄较大者及绝经后者,对年龄较大的尤其是绝经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乳腺超声及钼靶等检查。2.乳腺癌合并2糖尿病组与乳腺癌非糖尿病组相比,BMI、初潮年龄、产次、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ER、PR、HER-2及Ki-67状态等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期较晚,组织学分级较高,Basal-like型者更常见,预后较差。2型糖尿病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第二部分TCF7L2基因多态性与汉族女性乳腺癌风险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之一核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的多态性与汉族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抽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住院的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及来自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同期健康体检汉族女性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分型方法检测TCF7L2基因rs7903146、rs12255372多态性,比较基因型频率分布和患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对正常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BMI差异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比较TCF7L2各基因型在病例与对照组之间分布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 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评估TCF7L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患病风险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以年龄、BMI进行校正。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乳腺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9.1±9.6岁,正常对照组患者年龄为48.1±9.9岁,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组患者BMI为25.5±3.6kg/m2,正常对照组患者BMI为25.4±3.5kg/m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乳腺癌组和对照组TCF7L2基因rs7903146C/T的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两组人群均未检测出TT基因型,乳腺癌组CC、CT两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2.7%和7.3%,与对照组各基因型频率89.3%、10.7%相比,差异无显著性(χ2=3.369P=0.066)。与CC基因型比较,携带CT基因型未显著改变乳腺癌的发病风险(OR=1.522,95%CI=0.97-2.389)。乳腺癌组和对照组TCF7L2基因rs12255372G/T的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乳腺癌组GG、GT两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8.2%和1.8%,与对照组各基因型频率97.7%、2.3%相比,差异无显著性(χ2=0.312P=0.577)。与GG基因型比较,携带GT基因型未显著改变乳腺癌的发病风险(OR=1.295,95%CI=0.512-3.217)。3.按诊断时年龄进行分层分析发现,诊断时年龄<50岁的乳腺癌患者共301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14例,突变率为4.7%;rs12255372GT型有3例,突变率为1%。诊断时年龄≥50岁的乳腺癌患者共263例,rs7903146CT型有27例,突变率为9.3%;rs12255372GT型有7例,突变率为2.7%。诊断时年龄≥50岁的乳腺癌患者rs7903146位点突变率明显高于诊断时年龄<50岁者,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OR值为2.345(95%CI=1.202-4.575);诊断时年龄≥50岁的乳腺癌患者rs12255372位点突变率与诊断时年龄50岁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4.按绝经状态分层分析发现,绝经前的乳腺癌患者共258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12例,突变率为4.7%;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共278例,其中CT型有26例,突变率为9.4%。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绝经后组患者发生基因突变的可能性明显高于绝经前组,OR值为2.115(95%CI=1.044-4.286);绝经前患者中rs12255372GT型有1例,突变率为0.4%;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中rs12255372GT型有7例,突变率为2.5%。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5.按ER状态分层分析显示,ER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共179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10例,突变率为5.6%;rs12255372GT型有2例,突变率为1.1%。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共345例,其中CT型有29例,突变率为8.4%;rs12255372GT型有8例,突变率为2.3%。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按PR状态分层分析发现,PR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共227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17例,突变率为7.5%;GT型有5例,突变率为2.2%。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共296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22例,突变率为7.4%;rs12255372GT型有5例,突变率为1.7%。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7.按HER-2状态分层分析发现,HER-2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共396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27例,突变率为6.8%;rs12255372GT型有8例,突变率为2%。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共123例,其中rs7903146GT型有11例,突变率为8.9%;rs12255372GT型有2例,突变率为1.6%。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8.按P53状态分层分析显示,P53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共118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9例,突变率为7.6%;rs12255372GT型有3例,突变率为2.5%。P53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共327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26例,突变率为8%;rs12255372GT型有4例,突变率为1.2%。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9.按Ki-67状态分层分析显示,Ki-67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共84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5例,突变率为6%;rs12255372GT型有1例,突变率为1.2%。Ki-67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共379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30例,突变率为7.9%;rs12255372GT型有6例,突变率为1.6%。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10.按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层分析显示,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共251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16例,突变率为6.4%;rs12255372GT型有5例,突变率为2%。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共255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20例,突变率为7.8%;rs12255372GT型有3例,突变率为1.2%。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1.按肿瘤大小分层分析显示,肿瘤直径≤2cm的乳腺癌患者共248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14例,突变率为5.6%;rs12255372GT型有1例,突变率为0.4%。肿瘤直径>2cm的乳腺癌患者共234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20例,突变率为8.5%;rs12255372GT型有6例,突变率为2.5%。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按组织学分级分层分析发现,组织学分级为Ⅰ-Ⅱ级的乳腺癌患者共349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29例,突变率为8.3%;rs12255372GT型有7例,突变率为7%。组织学分级为Ⅲ级的乳腺癌患者共46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1例,突变率为2.2%;rs12255372GT型有0例,突变率为0%。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3.按肿瘤临床分期分层分析显示,临床分期为Ⅰ期的乳腺癌患者共155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9例,突变率为5.8%;rs12255372GT型有2例,突变率为1.3%。临床分期为Ⅱ期的乳腺癌患者共215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19例,突变率为8.8%;rs12255372GT型有5例,突变率为2.3%。临床分期为Ⅲ期的乳腺癌患者共156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10例,突变率为6.4%;rs12255372GT型有2例,突变率为1.3%。临床分期为Ⅳ期的乳腺癌患者共38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3例,突变率为7.9%;rs12255372GT型有1例,突变率为2.6%。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14.按分子分型分层分析显示,Luminal A型的乳腺癌患者共74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5例,突变率为6.8%;rs12255372GT型有1例,突变率为1.4%。Luminal B型的乳腺癌患者共254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24例,突变率为9.4%;rs12255372GT型有6例,突变率为2.4%。ERBB2+型的乳腺癌患者共66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2例,突变率为3%;rs12255372GT型有0例,突变率为0%。Basal-like型的乳腺癌患者共93例,其中rs7903146CT型有6例,突变率为6.5%;rs12255372GT型有2例,突变率为2.2%。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乳腺癌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年龄无统计学差异,乳腺癌组患者的BMI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BMI是乳腺癌患病的危险因子,正常人群应该注意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以减轻BMI,从而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2. TCF7L2基因多态位点rs7903146突变在绝经后患者及诊断时年龄≥50岁者明显高于绝经前者及诊断时年龄<50岁者,但TCF7L2基因多态位点rs12255372基因突变与绝经状态及诊断时年龄无关。3. TCF7L2基因多态位点rs7903146及rs12255372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无关,且与淋巴结转移情况、雌孕激素受体、HER-2受体状态、P53、Ki-67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肿瘤分期及分子分型均无明显相关性。第三部分IGF2BP2基因多态性与汉族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之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2(IGF2BP2)的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抽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住院的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及来自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同期健康体检汉族女性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分型方法检测IGF2BP2基因rs4402960多态性,比较基因型频率分布和患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对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BMI差异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比较IGF2BP2各基因型在病例与对照组之间分布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评估IGF2BP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患病风险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以年龄、BMI进行校正。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概率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乳腺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9.1±9.6岁,正常对照组患者年龄为48.1±9.9岁,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组患者BMI为25.5±3.6kg/m2,正常对照组患者BMI为25.4±3.5kg/m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乳腺癌组和对照组IGF2BP2基因rs4402960G/T的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病例组的GT(43.3%)、TT(6.2%)频率、T基因型(GT+TT)(49.5%)及T等位基因(2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GT(36.5%)、TT(3.6%)频率、T基因型(GT+TT)(40.1%)及T等位基因(21.8%)。 GT(ORadj=1.442;95%CI,1.097-1.895)、TT(ORadj=2.0;95%CI,1.041-3.843)基因型,T基因型携带者(GT+TT)(ORadj=1.494;95%CI,1.146-1.947)及T等位基因(ORadj=1.391;95%CI,1.120-1.727)均明显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3.按诊断时年龄进行分层分析发现,诊断时年龄50岁的乳腺癌患者共301例,其中GG型有151例(50.2%),GT型有134例(44.5%), TT型有16例(5.3%),T基因型携带者为150例(49.8%);诊断时年龄≥50岁的乳腺癌患者共263例,其中GG型有134例(51%),GT型有110例(41.8%),TT型有19例(7.2%)T基因型携带者为129例(49%)。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4.按绝经状态分层分析发现,绝经前的乳腺癌患者共258例,其中GG型有134例(51.9%),GT型有112例(43.4%),TT型有12例(4.7%),T基因型携带者为124例(48.1%);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共278例,其中GG型有136例(48.9%),GT型有121例(43.5%),TT型有21例(7.6%),T基因型携带者为142例(51.1%)。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5.按ER状态分层分析显示,ER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共179例,其中GG型有97例(54.2%),GT型有71例(39.7%),TT型有11例(6.1%),T基因型携带者为82例(45.8%);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共345例,其中GG型有175例(50.7%),GT型有150例(43.5%),TT型有20例(5.8%),T基因型携带者为170例(49.3%)。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6.按PR状态分层分析发现,PR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共227例,其中GG型有121例(53.3%),GT型有92例(40.5%),TT型有14例(6.2%),T基因型携带者为106例(46.7%);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共296例,GG型有151例(51%),GT型有128例(43.2%),TT型有17例(5.7%),T基因型携带者为145例(49%)。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7.按HER-2状态分层分析发现,HER-2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共396例,GG型有209例(52.8%),GT型有161例(40.7%),TT型有26例(6.6%),T基因型携带者为187例(47.2%);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共123例,GG型有60例(48.8%),GT型有59例(48%),TT型有4例(3.3%),T基因型携带者为63例(51.2%)。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8.按P53状态分层分析显示,P53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共118例,其中GG型有65例(55.1%),GT型有48例(40.7%),TT型有5例(4.2%),T基因型携带者为53例(44.9%);P53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共327例,GG型有168例(51.4%),GT型有139例(42.5%),TT型有20例(6.1%),T基因型携带者为159例(48.6%)。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9.按Ki-67状态分层分析显示,Ki-67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共84例,GG型有43例(51.2%),GT型有39例(46.4%),TT型有2例(2.4%),T基因型携带者为41例(48.8%);Ki-67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共379例,GG型有200例(52.8%),GT型有155例(40.9%),TT型有24例(6.3%),T基因型携带者为179例(47.2%)。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10.按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层分析显示,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共251例,GG型有128例(51%),GT型有106例(42.2%),TT型有17例(6.8%),T基因型携带者为123例(49%);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共255例,GG型有131例(51.4%),GT型有109例(42.7%),TT型有15例(5.9%),T基因型携带者为124例(48.6%)。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11.按肿瘤大小分层分析显示,肿瘤直径≤2cm的乳腺癌患者共248例,GG型有133例(53.6%),GT型有100例(40.3%),TT型有15例(6%),T基因型携带者为115例(46.4%);肿瘤直径>2cm的乳腺癌患者共234例,GG型有109例(46.6%),GT型有111例(47.4%),TT型有14例(6%),T基因型携带者为125例(53.4%)。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按组织学分级分层分析发现,组织学分级为Ⅰ-Ⅱ级的乳腺癌患者共349例,GG型有191例(54.7%),GT型有141例(40.4%),TT型有17例(4.9%),T基因型携带者为158例(45.3%);组织学分级为Ⅲ级的乳腺癌患者共46例,GG型有23例(50%),GT型有18例(39.1%),TT型有5例(10.9%),T基因型携带者为23例(50%)。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13.按肿瘤临床分期分层分析显示,临床分期为Ⅰ期的乳腺癌患者共155例,其中GG型有84例(54.2%),GT型有60例(38.7%),TT型有11例(7.1%),T基因型携带者为71例(45.8%);临床分期为Ⅱ期的乳腺癌患者共215例,GG型有117例(54.4%),GT型有88例(40.9%),TT型有10例(4.7%),T基因型携带者为98例(45.6%);临床分期为Ⅲ期的乳腺癌患者共156例,GG型有69例(44.2%),GT型有76例(48.7%),TT型有11例(7.1%),T基因型携带者为87例(55.8%);临床分期为Ⅳ期的乳腺癌患者共38例,GG型有15例(39.5%),GT型有20例(52.6%),TT型有3例(7.9%),T基因型携带者为23例(60.5%)。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14.按分子分型分层分析显示,Luminal A型的乳腺癌患者共74例,其中GG型有39例(52.7%),GT型有33例(44.6%),TT型有2例(2.7%),T基因型携带者为35例(47.3%);Luminal B型的乳腺癌患者共254例,GG型有130例(51.2%),GT型有108例(42.5%),TT型有16例(6.3%),T基因型携带者为124例(48.8%);ERBB2+型的乳腺癌患者共66例,GG型有34例(51.5%),GT型有30例(45.5%),TT型有2例(3%),T基因型携带者为32例(48.5%)。Basal-like型的乳腺癌患者共93例,GG型有52例(55.9%),GT型有35例(37.6%),TT型有6例(6.5%),T基因型携带者为41例(44.1%);两组患者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乳腺癌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乳腺癌组患者的BMI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BMI是乳腺癌患病的危险因子,正常人群应该注意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以减轻BMI,从而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2. IGF2BP2基因多态位点rs4402960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有关,经校正年龄及BMI后, T基因型携带者(GT+TT)(ORadj=1.494;95%CI,1.146-1.947)及T等位基因(ORadj=1.391;95%CI,1.120-1.727)均明显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但与诊断时年龄、绝经状态、淋巴结转移情况、雌孕激素受体、HER-2受体状态、P53、Ki-67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肿瘤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
其他文献
自德日刑法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引进我国以来,我国传统的"平面式"的构成要件理论就开始遭到各方刑法学者的批判,更有甚者认为应该直接引进德日刑法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取而代之。
本文对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围城》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比较不同时期重要版本的差异和联系,指出《围城》版本的变迁是小说语言艺术完善的过程。主要从词汇运用上,分析《围城》熟
作者认为,仔细考察和分析科学及其哲学的历史,就会发现,每一个重大成就的取得,都和研究者研究思路的转变,找到一个合适的新视角直接相关联.真理论的研究也同样适用.文章提出
<正>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会发现:部分学生因为觉得阅读材料很难,就不愿意去阅读。但如果教师能够用迁移的理论,让学生把小学英语的阅读优势带到初中英语阅读中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旨在促进综合价值最大化。综合价值这一概念克服传统价值认知单一维度的局限性,实现对传统价值范畴的拓展;基于综合价值创造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式在价值创造目
众事达(福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兴的集技术、产品、营销、服务、平台于一体的综合型电子商务企业,依照公司的发展规划,三年内实现年销售额过亿,并联手其他三家兄弟企
本论文探讨的是,根据功能对等理论,考察杨绛的《洗澡》原作中五类(生态、物质、社会、宗教和语言)文化负载词的英、法译文采取了何种翻译策略以及是否能激起译文读者相类似的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威廉.福克纳最为著名的短篇小说。玫瑰既象征艾米莉对爱情的渴望,也预示其爱情、婚姻和人生的毁灭;福克纳借玫瑰表达其对艾米莉深切的怜悯之情和沉痛
在不同的税务重组条件下,企业发生合并、分立时所得税亏损弥补政策不同。在具体实践中,重组企业选择适当的重组方式,做到既准确计算弥补亏损额保障重组业务顺利实施,又不损害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为:以Pickering乳液为模板制备超粒子结构(supracolloidal structure)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微球,并对其性能及应用进行研究。通过Pickering乳液模板法制备的超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