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藻引发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降解行为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mat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喹诺酮类药物污染具有成分复杂、色度高、生物毒性大、难降解等特点,其主要是通过人类或兽类的排泄物、水产养殖业用药及水产废水的直接排放污染水体环境。试验选择两种常见的淡水绿藻(普通小球藻和斜生栅藻)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种藻引发喹诺酮类药物尤其是环丙沙星的光降解进行研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研究了不同藻浓度、破碎时间、破碎功率下藻对喹诺酮类药物光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1×108cells/L的小球藻对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吸附去除率分别为12.8%和11.8%,栅藻对两种药物的吸附去除率分别为16.4%和14.7%。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降解率随藻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小球藻和栅藻的浓度达到1×109cells/L时,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均接近完全降解;综合选取小球藻和栅藻的反应浓度分别为5×108cells/L和5×107cells/L。藻液破碎时间越长,藻对环丙沙星的光降解促进作用越明显,藻液破碎时间为20min时,环丙沙星的降解率分别达84.6%和74.9%,继续增加破碎时间藻对环丙沙星的降解促进作用虽继续增加但幅度很小。两种藻的破碎功率为100W时,环丙沙星的降解率最高,分别为93.4%和65.4%。   研究了不同藻浓度、破碎时间、破碎功率下藻液光致产生的自由基量。结果表明,藻液在紫外光照下能产生自由基。自由基的产量随着小球藻和栅藻浓度的提高而增大,最高分别可达到260.38μmol/L和263.46μmol/L。随着两种藻液破碎时间的延长自由基的产量先快速增加后趋于平缓,折点破碎时间为20min。当藻液破碎功率为100W时,自由基的产量最大,分别为313.4μmol/L和227.9μmol/L。三种影响因素条件下藻引发环丙沙星的光降解效率和藻液光致产生的自由基量之间均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   研究了藻液经破碎离心后的上清液和沉淀物浸出液分别对环丙沙星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球藻经破碎离心后的上清液对环丙沙星的光降解促进作用略强于沉淀物浸出液,栅藻则相反。两种藻经破碎离心后的沉淀物浸出液光致产生的自由基分别为282.5μmol/L和280.4μmol/L,均远大于上清液的自由基产量。两种藻经破碎离心后的上清液与环丙沙星反应后TOC值均仅提高约1mg/L,而沉淀物浸出液与环丙沙星光反应后其中的细胞器被破坏后释放出大量有机物,使得TOC值有明显的提高,分别为18.1mg/L和13.9mg/L。
其他文献
研究颗粒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实际意义,但由于颗粒材料本身的离散特性,对颗粒材料的研究需要涉及多个物理层次和机制,颗粒材料微观力学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宏观力学
高铁时代的来临,使得车桥动力耦合分析愈加重要。目前对于车体通过桥梁的动力响应问题,通常是将车辆和桥梁结构耦合为一个系统,同时进行分析,但庞大的矩阵运算会大幅降低计算效率
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饮用水资源,同时又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地下水污染修复的研究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制备了
国内外学者对自适应结构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是目前关于自适应索穹顶形状调整路径的稳定性分析还很少。在外荷载发生变化时,自适应索穹顶能够通过作动器的工作,改变结构形状,来
发展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建筑领域的国家战略,而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仍是其中的主力军。然而,这种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却极少得到针对性关注。由于存在着物理不连续的连接界面
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冷弯薄壁型钢双肢拼合箱型梁腹板两侧加载的受弯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设计建议方法。首先,采用ANSYS10.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Beshara所做的冷弯薄壁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降低各类爆炸事故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颇受社会关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建筑结构抗爆设防问题就显得
随着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进行,土地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用地矛盾问题日趋显现。考虑到工程的需要以及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人工填筑地基技术和吹填造陆技术近些年迅速地
人工合成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造成了水污染形式的多样性,水体中往往含有多种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污染物,不同污染物之间会产生复杂的交互作用,形成复合污染[1],复合污染
软岩巷道支护,历来是矿山巷道工程的难题,尤其是当地下矿山进入到深部开采后,在复杂地质环境和高应力条件作用耦合作用下,巷道围岩易出现剪胀、大变形流变和遇水膨胀等复合型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