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在农村困境儿童抗逆力提升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井冈山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c249879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困境儿童是国家和社会较为关注的特殊群体。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生存、就医、就学等问题,具有多样化的问题表现和需求。面对艰难复杂的生存环境,困境儿童在克服挫折、失败等逆境时的心理协调和适应能力较弱。因此,本文将生活在农村的困境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其抗逆力水平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小组工作方法与技巧的运用,研究这些方法和技巧是否有助于提升农村困境儿童群体的抗逆力。首先,笔者按照小组工作方法及实施步骤的要求,通过深入农村对困境儿童进行访谈、观察及量表测量,发现这一群体的抗逆力水平与正常儿童相比处于低抗逆力水平阶段。在了解其生活现状及问题表现后,从个人、家庭、社区及学校等方面对困境儿童提升抗逆力水平进行需求评估。其次,在实务活动阶段,设计并开展八节专业小组服务活动。结合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优势视角理论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深入分析农村困境儿童在抗逆力方面的内外优势因素,以此激发他们的潜能,正确面对困境,合理运用个人能力和外在支持力。活动内容紧紧围绕抗逆力的维度,从个人、家庭、社区、学校等方面出发,在小组活动中让组员感受到团体的积极影响,引导组员发现并学会运用内在优势因素、自我效能因素及外部支持因素。在小组结束阶段进行抗逆力量表的再次测量与小组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困境儿童的抗逆力水平有所提高,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阶段。此外,组员们对抗逆力提升小组的专业服务表示满意,希望以后可以开展更多类似的活动。最后,进行总结和反思。从小组工作的介入路径与介入效果上分析小组工作在农村困境儿童抗逆力提升中具体达到的研究目标和效果。笔者将会继续跟踪巩固服务效果,促进困境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其他文献
布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属细菌侵入机体所引发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的传染病。近年来布病疫情迅速回升,发病率连续16年增长,愈演愈烈;在中国已经是严
<正>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真情关爱和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倾情帮助下,王公庄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该村完成绘画作品近5万幅,销售收入1500余万
会议
利用一个2层海洋模式和GISST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大气正压/斜压运动与ESNO循环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大气斜压模在ENSO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位相略超前于正压模的
本报告是对笔者参加的两次口译实践活动的总结。这两次口译实践活动分别是“中国足协江阴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口译服务和“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口译服务。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教学改变了以往“唯成绩至上”的学生培养原则,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美术鉴赏课程是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代,为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计划,要想乡村得以振兴,教育振兴必然是重中之重,而当前乡村艺体学科教育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为
<正>金属蛋白酶ADAMTS13特异性地酶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A2结构域,下调VWF的黏附活性,减少血小板在血管受损处的黏附,进而防止血栓的形成。由自免疫抗体或基因突变引起的A
会议
<正>目的: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切除有翼点、额下、额外侧诸多入路。手术的三个难点:视神经损伤;肿瘤基底的残留;下丘脑及垂体柄的损伤。本文目的是比较经额下入路与传统的翼点
会议
教学内容新世纪版一年级数学(上)第34~35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学习有关“8”、“9”的加减法。2.在探索活动中,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生活
<正>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具有与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社会经济改革、开放形势下,认真考虑医学成人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