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多路由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zh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突发交换技术将光路交换和光分组交换结合,兼顾了二者的优点,有望成为下一代全光网络的关键技术。但是光突发交换网络中无缓存,传输控制协议是单向的,这种资源预留方式导致了资源竞争和数据丢失。突发丢失率是衡量OBS网络性能重要的参数之一,OBS网络的路由算法主要采用最短路由算法,导致了某些链路过于拥塞,拥塞链路上的突发丢失率比较高。为了减少突发丢失率,提高网络性能,采用多路径路由机制来将来自同一源的业务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多条路径上,而不仅仅分配到最短路径上,可以减少某条链路的拥塞,降低突发丢失率。   以往的多路由机制研究,主要是采用备用路径机制来均衡网络负载,没有考虑到负载较轻的路径的承受能力。为了得到最优性能,一些建立代价函数的优化算法被提出,代价函数让网络丢包率达到最小,但是这些优化算法不能保证收敛。本文第三章研究了OBS网络中的多路由机制,对有效空进行了定义,提出一种基于有效空比例进行流分离的多路由机制。瓶颈链路往往决定了整条链路的吞吐量,因此源节点周期性地检测多条路径上的瓶颈链路的有效空的比例,一个周期内,根据这个比例将本节点产生的业务分配到这多条路径中去。有效空比例大的路径分配的业务量多,有效空比例小的路径分配的业务量少。通过这样的比例分配,网络中的链路既不过载,也不空闲,达到了负载均衡。同时,第三章还提出了相应的数学分析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仿真值与理论值几乎吻合,该算法相对其他机制算法复杂度降低,并且能平衡网络负载,有效降低OBS网络中的丢包率,提高网络性能。   在OBS网络中,随着多媒体业务的不断增加,不同的应用业务,有不同的服务要求,例如视频业务对丢包有要求,即对服务质量(QoS)有一定要求。OBS网络采用最短路算法,可能导致某些链路拥塞,某些链路空闲。网络资源是有限的,在拥塞链路上即使采用现有的QoS机制,仍然会有高优先级的突发丢失。本文第四章提出一种基于各类业务丢包率最小的多路由机制来平衡网络负载,减少丢包率,实现业务区分。源节点进行突发汇聚的时候,对高优先级的业务增加额外偏置时间;周期性检测多条路径上各类业务对链路的给定负载,根据负载计算使各类业务的丢包率最小的路由路径。一个周期内,该类业务只在寻找到的这条让本类业务丢包最少的路径上传输。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以前的有业务区分的多路由机制,本文提出的MDQDMR多路由机制,均衡了网络负载,提高了网络性能,实现了业务区分服务。
其他文献
据海关统计:2000年1~12月份,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179万t,同比减少14% ,其中,进口大豆油30.8万t,同比减少61.7%;进口棕榈油139.1万t,菜籽油7.5万t,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6.5%和7.9%。2000年
5月8日,中航工业河南新飞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飞集团)并购法国冷藏车企业Lamberet SAS 100%的股权顺利完成交割.在法国,LamberetSAS是市场排名第二的冷藏车企业,在欧
本文对点对点(P2P)即时通信所涉及到的原理和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并根据验证原理的需要设计了点对点即时通信系统,该系统可以跨越不同的NAT网关进行文字,音频和视频通信
光纤光栅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技术之一,随着光纤光栅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光纤光栅在光纤传感和光纤通信领域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等特
微流控芯片是生化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微流泵是微流控芯片的核心组成单元,它能够减少生化反应中的样品消耗。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制作一种用于生化传感器的微流控系统
超分辨率重建(Super-Resolution Reconstruction,SRR)技术在不改变现有成像设备的基础上采用信号处理方法从多幅混叠、模糊、含噪的低分辨率图像中重建出一幅或多幅含更多细节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以及传感器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领域涉及生活休闲、医疗保健、军事通信、应急救灾及航空航天等方面。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人体行为识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有限的频谱资源变得尤为珍贵,然而现有的频谱管理策略与固定的频谱分配方式是造成频谱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不可再生的频谱资源,如何高效的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以其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和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等优点,已成为当前移动通信研究的主流技术之一。然而,OFDM系统中
在仓库、货场、超市、酒店、办公楼等大型场所等应用领域,实现小型化、实时性强、可靠的无线立体定位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研究目标。超声波以其指向性强、能量消耗低、对电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