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香薷不同种群酸性转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bda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大多数植物都无法正常生长和繁殖,但某些金属型植物进化出重金属抗性机制,能够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存。为了维持重金属抗性机制,植物必须获得足够的由蔗糖提供的碳源和能量,而蔗糖由源器官到达库器官后只有被转化为己糖或其衍产物才能用于各种代谢和生物合成过程。酸性转化酶在蔗糖水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底物和反应产物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和信号分子,参与植物正常的生长代谢和应对环境胁迫。因此,酸性转化酶可能对植物在重金属胁迫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验证该假设,本文选择海州香薷的两个不同种群植物作为实验材料,矿区种群的种子采自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非矿区种群的种子采自湖北红安,通过水培方法获得实验材料,在铜胁迫条件下,研究海州香薷两个种群的酸性转化酶活性差异;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和分析不同种群的酸性转化酶基因cDNA全长序列及其启动子片段的序列差异;分析铜胁迫对不同种群的酸性转化酶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构建植物表达载体验证启动子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海州香薷矿区植物明显比非矿区植物表现出更强的抗铜性。铜胁迫下,两个种群叶片中的转化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异,而根中的酸性转化酶活性差异显著,转化酶在铜胁迫下的调控可能主要发生在根部。在铜胁迫下,矿区种群根中的细胞壁转化酶和液泡转化酶活性均高于非矿区,而细胞质转化酶的活性差异不显著,酸性转化酶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2、运用RACE技术从两个种群海州香薷的根中分别克隆了非矿区细胞壁转化酶基因EhNcwINV,矿区细胞壁转化酶基因EhCcwINV,非矿区液泡转化酶基因EhNvINV和矿区液泡转化酶基因EhCvINV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JX500753、JX500754、JX500755和JX500756)。EhNcwINV和EhCcwINV的开放阅读框为1671bp,编码556个氨基酸,两序列相似性为99.64%;EhNvINV和EhCvINV的开放阅读框为1914bp,编码637个氨基酸,两序列相似性为99.53%。EhNcwINV, EhCcwINV、EhNvINV和EhCvINV与其他植物酸性转化酶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均具有植物酸性转化酶的13个保守区域,其中包括酸性转化酶两个最为保守的特征序列β-呋喃果糖苷基序(NDPN)和半胱氨酸残基催化区(WECP/VD)。并构建了海州香薷酸性转化酶蛋白3D结构及其与蔗糖分子对接的模拟构象。3、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铜胁迫下非矿区和矿区种群海州香薷酸性转化酶蛋白活性差异可能与酸性转化酶基因转录表达量不同相关。在铜胁迫下,矿区种群的细胞壁转化酶基因和液泡转化酶基因的转录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非矿区种群,且非矿区种群的细胞壁转化酶基因的转录表达在铜胁迫下受到抑制,而矿区种群的细胞壁转化酶和液泡转化酶基因的转录表达受铜胁迫的诱导。4、运用hiTIAL-PCR和Walking技术获得了EhNcwINV、EhCcwINV、EhNvINV和EhCvINV的启动子序列。其大小分别为1727bp、1732bp、1507bp和1489bp。EhNcwINV和EhCcwINV启动子序列相似性为93%,EhNvINV和EhCvINV的启动子序列相似性为88%。序列分析表明,上述启动子序列中均含有启动子核心序列以及多个与植物激素和抗逆响应相关的调控元件,其中包括重金属铜响应元件CURECORECR。5、在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基础上,用所克隆的4个海州香薷酸性转化酶基因启动子序列分别替换其驱动报告基因GUS表达的35S启动子,构建了新的植物表达载体EhNcwINVP:;GUS、 EhCcwINVP::GUS、 EhNvINVP::GUS和EhCvINVP::GUS,转化农杆菌GV3101菌株,用注射浸染拟南芥叶片的方法进行瞬时表达分析,floral dip法转染拟南芥,瞬时表达和转基因拟南芥的GUS染色结果表明这些启动子序列均具有驱动GUS基因表达的功能。
其他文献
序列线性方程组算法(QP-free算法)自1988年首次提出后受到很多研究者的重视,近年来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是求解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该算法不需要求解任何二次规划子问题即可求得搜索方向,且具有较好的收敛性。本文结合有效集识别技术,建立了基于“工作集”思想的新的序列线性方程组算法,并推广到minmax问题中。其主要内容和结果包括:第一章概述了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各类算法,介绍了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中国革命进入了创建红军和根据地、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武装斗争的新阶段。1930年底,蒋介石调集重兵,开始对各苏区进行"围剿"。在激烈而残酷的反"围剿"斗争中,由于敌我力量对比异常悬殊,红军在作战中能否做到秘密且神速,成为制胜的关键。党中央和红军始终站在保生存保胜利的高度,把保密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从"齐声唤,前
期刊
阿扎霉素(Azalomycin) F系列化合物是由海南红树林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211726所产生的具有独特的大环内酯结构的抗生素。该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抗真菌和抗细菌活性,同时,其毒性实验还表明除阿扎霉素F5a外其余12种化合物均对人类结肠癌细胞HCT-116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作用,暗示着该类化合物在人类肿瘤疾病治疗方面的潜在应用。此外,该抗生素还具有显著的
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是配子的始祖细胞。在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PGCs通过时空上的精确迁移进入生殖嵴,分化成雌配子或雄配子。增殖和迁移是PGCs发生过程中的两个重要事件,PGCs的增殖和迁移是研究体内细胞增殖和迁移机制的理想模型。本论文以模式生物斑马鱼为材料,研究了CA15b和nanog-like基因在性腺和早期胚胎的PGCs中表达,分析了其与P
合成了3个含不同数目磺酸钠基团的二苯乙烯联苯类荧光增白剂,利用~1H NMR和红外光谱确证了其结构.采用浸渍法对棉布和涤纶进行增白,得到了不同浓度的增白剂对棉布和涤纶的增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增白剂所含—SO3Na(磺酸钠基团)数目的增加,棉织物的泛黄点浓度增加,然而,随着增白剂所含—SO3Na(磺酸钠基团)数目的增加,涤纶织物的泛黄点浓度反而降低.该研究可为含—SO3Na的二苯乙烯联苯类增白
蝎在4亿多年的进化史中,不断发展壮大,并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毒液系统。蝎通过毒液系统生产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组分的毒液,用以捕食猎物和防御天敌。蝎毒液中的蛋白组分被统称为蝎毒素,是毒液的主要活性成分,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生物医药的研究,是新药开发和分子设计的重要分子资源库。蝎毒素在不同科间、属间、种间及种内都呈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特别是科间多样性尤为显著,但现有的蝎毒素研究主要
合成了3个含不同数目磺酸钠基团的二苯乙烯联苯类荧光增白剂,利用1H NMR和红外光谱确证了其结构。采用浸渍法对棉布和涤纶进行增白,得到了不同浓度的增白剂对棉布和涤纶的增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个增白剂均对棉布和涤纶具有较高效率的增白效果,当增白剂浓度为0.05%o.w.f和0.4%o.w.f时,涤纶和棉布的白度最大可分别提升到180.592和151.733。随着增白剂所含-SO3Na (磺酸钠基团
学位
拉普拉斯算法是一种二阶微分算法,它可以提取图像的边缘信息并突出图像的模糊细节,医学图像增强可以极大程度上帮助临床医学人员观察诊断病灶。人脑组织相对复杂,经过拉普拉斯变换后的人脑图像可以给医生带来更加清晰锐利的视觉效果,如果在潜伏期尽早发现病灶,病情及时得到控制,将对患者非常有益。本文着重研究拉普拉斯算法,分析其特征及原理并在MATLAB上进行人脑图像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拉普拉斯算法能够有效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