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风险因素分析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abb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随着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广泛应用,ERCP取石后远期并发症如胆总管结石复发率逐年增高。此课题研究目的是研究分析内镜下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风险因素,为今后内镜下取石后防止结石复发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份至2014年12月份首次因胆总管结石住院行ERCP取石并造影明确胆总管结石完全取尽的6221例患者进行随访。其中281例患者胆总管结石复发。在胆总管结石未复发的患者中选取281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再将有统计学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6221例患者中有281例复发,复发率为4.52%,平均随访时间25.51个月。单因素分析提示胆囊结石、内镜下机械碎石术(endoscopic mechanical lithotripsy,EML)、胆管支架置入、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十二指肠乳头憩室(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a,JPDD)、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胆管十二指肠瘘、胆总管切开术史、胆总管直径≧1.5cm、结石数量、结石大小≧1.0cm、ERCP次数≧2、年龄≧50岁、胆管角度<45°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胆管支架置入(OR=3.311,95%CI:1.865-5.878,P=0.000),EPBD(OR=2.326,95%CI:1.312-4.123,P=0.004),JPDD(OR=2.233,95%CI:1.451-3.436,P=0.000),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OR=3.008,95%CI:1.813-4.988,P=0.000),胆总管切开术史(OR=3.669,95%CI:2.035-6.618,P=0.000),ERCP次数≧2(OR=1.949,95%CI:1.263-3.008,P=0.003),年龄≧50岁(OR=1.219,95%CI:1.036-1.435,P=0.017)是结石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胆管支架置入、EPBD、JPDD、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切开术史、ERCP次数≧2、年龄≧50岁是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34岁,汉族.因肌肉用力后松弛缓慢就诊,家父有类似病史.体格检查:意识清楚,言语流利,四肢肌肉发达.
期刊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强直的临床特征、遗传方式、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病例报告和文献复习,回顾分析先天性心肌强直的遗传特点.结果先天性肌强直我国报道已经超过120例,其
[目的]解析深圳市腹泻病人沙门菌的血清分布类型和耐药性状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015年323例腹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抗药性试纸测定沙门菌对抗
众所周知 ,在新的世纪 ,WTO的加入使中国民族饭店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海南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外酒店论坛上 ,与会专家与学者就走集团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国饭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背景: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其参与创面愈合、胚胎发生和生殖等众多生理过程以及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年龄相关黄斑变性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病理过程。内皮细
天生畸形、外伤以及烧伤等引起的各类骨组织损伤或缺损在临床医学上十分常见,尤其是老年人易患的骨组织病变,如骨质疏松。因此临床对骨替代材料具有很大的需求。现有的骨替代
朱熹理学的核心价值就是 :天理与人欲、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道心与人心、公与私、义与利、王道与霸道。其中天理、天地之性、道心、公、义、王道是居于主导、积极、正面意义
目的:系统评价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s)的安全性和有效应,并探究影响手术结果的因素。方法:全面检索多个国外数据库,其中包括MEDLINE,
讨论运用3轴数控铣床试制薄壳塑料零件的方法。对薄壳零件进行了工艺分析,提出了切削参数的选择原则,制定了定位、装夹的方法及工艺流程,解决了零件第二次安装时的定位与夹紧
<正> 初中大纲对阅读材料的难度、深度、读速及生词的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仅仅处于初级阶段,要求能阅读生词率不超过所学语言范围的2%的材料,且读速仅要求40—60个词/分钟。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