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筋元界面的复合材料帽型加筋板失效分析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6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合材料以比模量和比强度高、可设计性强、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结构中。复合材料部件多以薄壁结构出现,采用加筋形式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提高层合板的结构效能。在复合材料加筋结构的实际应用中,筋板间界面的脱粘一直是限制结构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界面的损伤分析与评估,以及界面失效对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开展研究。首先,对两种尺寸的复合材料帽型整体壁板开展了轴压试验研究,通过观察轴压壁板的失效模式,发现界面脱粘是影响结构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由此设计并开展了帽型单筋结构的界面性能测试,在有限元分析中采用试错和有限更新法对界面性能参数进行反演,通过对比试验数据得到了高精度的单筋结构模型。最终将界面参数应用于轴压壁板模型,准确地预测了破坏载荷和失效模式,证明了界面参数设置的合理性。其次,为了揭示复合材料帽型加筋板后屈曲阶段的失效机理,针对轴压壁板后屈曲阶段的变形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筋结构的界面失效表征模型。通过对比轴压壁板和表征模型初始界面失效时的变形、界面应力和结构损伤等情况,证明了该模型用于评价界面性能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利用表征模型对多种筋条/蒙皮厚度比的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对筋条分离单元体建立平衡方程获取界面内力,进行界面失效表征并拟合出失效包络,结果表明初始界面失效主要集中在节点线和反节点线与筋条下翼缘的相交区域,表征方程误差范围介于-6.63%~4.95%之间。最后,基于筋元结构并考虑界面损伤行为,初步探索了帽型加筋板的几何参数对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考核区长度为400~800mm,筋条高度为25~30mm,下翼缘宽度为15~20mm,筋条/蒙皮厚度比为1~1.2时,在压缩载荷下加筋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性能。
其他文献
报纸
激光熔覆技术作为金属零件快速制造、失效金属零件绿色再制造的新技术之一,具有清洁、高效和对基材影响小等优势。由于激光熔覆过程具有温度变化快、局部温度梯度大和固液相快速转化等特点,在激光熔覆后的熔池和热影响区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影响金属增材制造和局部修复质量。因此,研究激光熔覆过程中的温度分布规律及残余应力的生成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这能够为熔覆工艺控制提供重要参考。为了更精确的预测激光熔覆的
学位
拓扑优化通过寻找设计域内的最优材料布局,来获得新型优质结构构型,已成为结构创新设计的重要工具,并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然而,优化结果往往比较复杂,虽然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强大的制备技术,但一些设计中仍需考虑制造约束。其中,最小/最大尺寸约束广泛存在于各种制造工艺中。例如,受机器加工精度影响,结构需保证一定的最小尺寸特征;而考虑到相变凝固以及热烧结等制造过程,为减少热残余应力及
学位
由于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在满足结构减重需求上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储存运输及分离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如何保障结构安全成为了是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保障复合材料压力容器服役期间安全性的主要方法是设置安全系数,并依据相关标准限制结构的服役载荷,使结构在工作状态下的应力小于材料的极限强度,两者的差值即为结构的安全裕量。随着新型材料及制造工艺的发展,若一直使沿用几十年前制定
学位
得益于其强度和耐用性,混凝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地上和地下建筑结构,如楼房、隧道、大坝、桥梁、防洪结构等军用、民用以及工业建筑中。因此,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研究是关乎人们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重要课题。在许多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或意外火灾发生时,混凝土结构在高温环境下的结构承载能力会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对混凝土结构在非常温工况下的失效断裂问题进行模拟研究,有助于人们对其结构可靠性进行更全面的分析与认识,进而为工
学位
由于裂纹尖端存在几何突变,热流场在裂纹尖端处存在奇异性,因此常用的传统有限元方法在处理含裂纹热传导相关问题时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一般情况下,含裂纹热传导相关问题,都需要进行一次热传导分析从而得到裂纹尖端附近的热流场和温度场分布,再利用一些外推法等后处理手段才能获得裂纹尖端处的热流强度因子。本文根据热传导问题相关的变分原理,把含裂纹热传导相关问题转换到辛求解体系中,从而获得辛对偶控制方程,同时求解
学位
近年来,由于航天任务的逐渐复杂化,空间结构逐渐向大型化、柔性化方向发展。空间可展桁架由于具有质量轻、展收比高等优点,经常用作航天器工作平台的支撑结构。但是在空间环境中,航天器往往会受到空间重力梯度、温度变化、太阳光压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另外在进行位姿变化、太空作业等主动工作过程时,都很容易导致外伸桁架结构发生低频的振动,在阻尼较低的空间环境中,结构振动能量衰减速度很慢,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对整个系
学位
拓扑优化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结构设计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工程设计领域中。传统的拓扑优化问题往往是在载荷位置确定的框架下提出的。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结构受力环境的改变,载荷很可能作用于除特定位置外的其它位置处。因此,为增强结构抵抗载荷位置变动的能力,研究载荷位置不确定条件下的拓扑优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的考虑载荷位置不确定性的拓扑优化研究大多都集中于载荷位置在名义加载点附近
学位
随着寒区油气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冰区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设计研究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极地船舶及寒区海上风电工程装备分别作为支撑发展北极航道运输和寒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重要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该工程装备具备极高的战略价值。极地船舶作为北极航道运输、破冰引航、科学考察及救援任务于一体的重要海洋工程装备,面临复杂冰区航行工况,需具备较好的结构抗冰性能和操纵破冰能力,并进一步满足海洋工程结构作业保障工作。此
学位
点阵夹芯结构一般是由上下面板、芯层以及面板与芯材之间的粘结层组成,由于其芯层点阵结构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可设计性强等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轻量化以及各种复杂工况的要求,被广泛应用于车辆、航空航天、航海等重要的工业领域。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夹芯结构难免会受到压缩、冲击等荷载的作用,导致复合点阵层板出现损伤、界面脱粘等破坏。因此,开展复合材料点阵夹芯结构的准静态压缩性能以及镁合金点阵夹芯板的低速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