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审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ote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飞速发展社会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丑”,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着隐患。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审丑教育的存在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教师们为了保护儿童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课堂上会习惯性地回避“丑”。这也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具备基本的审丑能力,极易被社会中的“丑”所侵害。基于此,笔者从审丑教育的现实迫切性出发,阐述了开展审丑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从实践方面,探讨了教学中开展审丑教育的策略及方法,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丑、辨别丑、批判丑,进而加深对美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本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语文课标的要求、社会背景的复杂、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以及语文学科的丰富性出发,阐述了开展审丑教育的必要性。再从实施审丑教育增长学生的见识,开拓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成长、增添课堂趣味几个方面,总结了审丑教育存在的价值。第二部分重点回归审丑教育的教学实践。先从“审丑”的教学内容出发,分析教材中“丑形象”的占比和分类,了解审丑类型文本在教材中的占比和分布,以作为研究的素材支撑。再从“审丑”教学考察的角度,深入审丑教育课堂实践,观察一线教师在实施审丑教育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了解开展审丑教育的课堂现状。第三部分通过具体的调查分析结合对教师开展访谈的结果,发现一线教学开展审丑教育时存在重审“美”,轻审“丑”、“审丑”教学的方法固化等现实问题。通过对教学内容、课例、访谈等分析综合思考,从教师理念、部分审丑选文编排等几个方面阐明原因。第四部分从更新美育理念,正确定位审丑教育、创造性使用教材、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回归儿童生活、“审丑”教学方法多样化、丰富“丑”的评价维度,明确“以丑促美”定位五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希望本研究能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审丑教育时提供帮助,也能为之后的审丑教育研究者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平台。
其他文献
文本分类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一项基础任务,在舆情分析、邮件过滤、问答系统、智能信息推荐等应用场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文本分类方法需要分布均匀且标注完全的训练数据。而在实际应用中,随着互联网上的文本数据及资源爆发式增长,文本数据逐渐呈现出载体形式多样、标注数据匮乏、类别分布不均衡等特性,给传统的文本分类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针对文本数据类别分布不均衡和标注数据匮乏,导致文本分类精度低的问题,本
化学核心概念的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安排中占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学好化学知识的基础。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化学教师在新时期的重要研究课题,根据认知负荷理论改进和优化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从而在化学教学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本研究着眼于将概念教学趋向模型化、课程内容教学趋向结构化,帮助学生“减压”、“减负”,提高教学的效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探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负荷现状,以及学习高中化
决策被定义为决策者面对不确定结果时,基于已有信息和经验产生多个备选方案,并对多个方案进行评估与选择的过程。有研究显示儿童的决策能力受到奖惩强化物的影响。金钱强化物与社会强化物对儿童决策的激励价值存在争议,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儿童的年龄和经济背景。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在不同强化反馈条件下,决策的心理加工可能有所不同。为了进一步探讨金钱奖惩和社会奖惩对农村留守儿童决策可能造成的差异。本研究
学生具备良好的归因分析不仅对其英语学习动机具有激发、定向与维持作用,还可间接培养其英语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之中,难免会审视自身的学习成败并进行相应的归因分析,但由于学生自行归因具有片面性和盲目性,会使其误入错误归因泥潭,影响其学习英语的消极情感,进而致使其英语学习兴趣低下。至此,亟需引导学生正确归因以有效培养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但相比城镇小学,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均短缺的乡村小规模学
图像语义分割旨在实现图像像素级分类,即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分配类别标签,计算机通过图像语义分割算法将图像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一类对象,并且为区域标注类别信息,为进一步理解图像奠定基础。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语义分割算法取得了较大成功,本文首先研究了具有代表性的图像语义分割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UNet网络模型。为了提高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
安华娟,山东标益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全国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评价专家、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物品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数码影像材料与数字印刷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化协会讲师,《中国标准化》杂志社理事会理事,青岛大学质量和标准化学院校外导师。长期从事政府、企事业单位标准化咨询和研究服务,
期刊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发展推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形式。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动机少不了高效的提问方式,以促进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将思维发散,以多个角度思考,来培养学生在自主思考的主观能动性中发挥自身特点,培养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根据2011版义务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利用课堂提问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合
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运算能力是学生通过所掌握的运算法则与运算规律进行正确的运算的能力,而学生的运算错题则反映出学生运算知识学习的缺漏。通过错题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所存在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升运算能力。因此本研究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错题分析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将教学实际与教学理论紧密结合,促进教师对错题资源的利用,帮助学生对运算知识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运算
新时代以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课程改革在小学德育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方面,德育主题活动作为学校德育的有效形式,在主体性、实践性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国家德育课程改革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使用给德育课堂增添了生活性与活动性色彩。但长期以来小学德育工作与国家德育课程分离、德育主题活动与学生经验以及社会生活分离,导致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缺乏整合,零散性
校本阅读课程是语文课程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获得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需求,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方式。学校为了自身的发展及特色建设,通过结合学校周边资源、学校实际情况、学生的阶段成长需求、教师专业成长及学校的预期发展开设校本阅读课程。为了更好地实施、推进校本阅读课程的发展,进而加强对校本阅读课程的管理。加强校本阅读课程管理,可以完善校本阅读课程实施进展,学校特色的建设,促进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