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沼虾广泛生活在淡水湖、河、池、沼中,也常出现于低盐度的河口,江苏、上海、福建、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四川、河北、河南和山东等地均有分布,具有较强的耐盐性。为了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成淡水资源,本文对日本沼虾在不同盐度下的耐盐性能、生长性能、Na+/K+-ATP酶活性、消化酶活性以及领域行为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对日本沼虾的耐盐机理进行有益的探索,为日本沼虾在咸淡水水域的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在实验室人工养殖条件下,在25±1℃,以体长2.0—2.5cm、体重0.687±0.053g的日本沼虾幼虾为材料,通过耐盐致死试验、半致死试验,对在不同盐度下日本沼虾幼虾的耐盐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日本沼虾在盐度32、34、36条件下的平均死亡时间(MST)分别为19.63h、6.63h、2.93h;在盐度30、32、34、36条件下半数死亡时间(ST50)分别为26.67h、11.27h、2.60h、1.53h;半致死盐度(MLS-24、MLS-48、MLS-72、MLS-96)分别为30.71、26.66、26.31和25.80。
在实验室人工养殖条件下,研究了在盐度0、6、9、12、15、18和21时,日本沼虾幼虾的成活率、增长率和增重率,结果表明:盐度12时,日本沼虾幼虾成活率、增长率和增重率最高分别为(68.17±1.37%)、(10.78±0.45%)和(62.03±2.42%)。日本沼虾幼虾比较适合在盐度12的盐度环境中养殖。
在实验室人工养殖条件下,用Na+/K+-ATP酶试剂盒测定了在盐度0、6、9、12、15、18和21时日本沼虾幼虾鳃和肌肉中Na+/K+ATP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日本沼虾幼虾鳃和肌肉中Na+/K+-ATP酶活性影响显著。盐度12时,Na+/K+-ATP酶最高,鳃中最大活力比为2.027±0.056U/mgprot,肌肉中最大活力比为0.739±0.019U/mgprot。0-12盐度条件下,鳃和肌肉中Na+/K+-ATP酶活性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12-21盐度条件下,鳃和肌肉中Na+/K+-ATP酶活性随着盐度的升高降低。在盐度高达28的急性致死试验表明,鳃中Na+/K+-ATP酶与肌肉中的相比,对盐度的变化更加敏感。在渗透调节上,与肌肉相比,鳃的能力较强。
用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测试盒测定了在盐度0、6、9、12、15、18和21时日本沼虾幼虾肝胰腺中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活性影响显著,盐度12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活性最高,最大活力比分别为2.522±0.063U/mgprot、2.029±0.015U/mgprot;0-12盐度条件下,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活性随着盐度升高而升高;12-21盐度条件下,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活性随着盐度升高而降低。在实验室人工养殖条件下,通过观察日本沼虾摄食以及栖息时的争斗情况,初步研究了在盐度0、12和24时日本沼虾的领域行为,结果表明盐度对日本沼虾的摄食领域行为有明显影响,在盐度12时,日本沼虾摄食时争斗次数最高;24盐度时,争斗次数明显减弱。盐度对其栖息领域行为影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