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位牵引联合椎间孔注射丹皮酚磺酸钠治疗C5/6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628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仰卧位牵引联合椎间孔注射丹皮酚磺酸钠治疗C5/6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颈椎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分析相关量表评价仰卧位牵引联合椎间孔注射丹皮酚磺酸钠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及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C5/6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予仰卧位牵引联合颈椎间孔注射丹皮酚磺酸钠治疗,对照组予仰卧位牵引治疗,两组牵引均为2次/天,颈椎间孔注射1次/周,疗程均为2周,且两组治疗期间均予颈托固定并接受相同的颈椎病健康教育。分别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第2天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时进行VAS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变化情况比较及临床疗效评估。结果:(1)两组治疗前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在疗程结束后第2天,观察组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5.00%,且两组间临床疗效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程结束后3个月时,观察组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5.00%,两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照组疗程结束后3个月与疗程结束后第2天临床疗效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两时点间临床疗效比较未见显著差异。(3)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疗程结束后第2天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各组内比较不同测量时间点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在疗程结束后第2天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同一时点比较,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治疗前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分项中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程结束后第2天、疗程结束后3个月,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各组内比较不同测量时间点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OR值为0.586,P<0.05。在疗程结束后第2天、疗程结束后3个月,两组体征分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各组内比较不同测量时间点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OR值为0.597,P<0.05。工作和生活能力、手的功能方面,两组在疗程结束后第2天、疗程结束后3个月时较治疗前比较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两组组内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在工作和生活能力、手的功能两方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田中靖久症状量表20分法总分方面,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程结束后第2天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时,两组总分均较治疗前高(P<0.05),且各组内比较不同测量时间点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疗程结束后第2天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两时点比较,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前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颈椎功能障碍分布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疗程结束后第2天、疗程结束后3个月两组ND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各组内比较不同测量时间点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在疗程结束后第2天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同一时点比较,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间颈椎功能障碍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仰卧位牵引联合丹皮酚磺酸钠椎间孔注射对CSR患者的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分布情况、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评分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明确仰卧位牵引联合丹皮酚磺酸钠椎间孔注射治疗C5/6节段CSR的有效性。2.仰卧位牵引联合丹皮酚磺酸钠椎间孔注射对CSR患者根性症状及体征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且优于单纯仰卧位牵引治疗。并初步证明丹皮酚磺酸钠椎间孔注射对神经根根性症状的治疗作用。3.仰卧位牵引联合丹皮酚磺酸钠椎间孔注射C5/6节段CSR的治疗具有满意、确切的临床疗效,且复发率低。为临床CSR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1.目的1.1评价针刺肺经五输穴对小鼠支气管哮喘相对特异性调节作用。1.2研究毒蕈碱受体M1、M2、M3在支气管哮喘中发挥的作用,探讨太渊穴与肺脏之间相对特异性作用机制。2.方法2.1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肺组织方法评价针刺心肺经五输穴干预支气管哮喘的效果2.2选择成年健康的雌性BALB/c小鼠130只,在进行1周适应性喂养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针刺少商穴组、针刺鱼际穴组、针刺太渊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丹参化瘀汤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狭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的治疗有效率比较,评估丹参化瘀汤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通过监测客观的生理、生化、临床症状等微观指标的改变,结合中医宏观辨证论治思维,探讨丹参化瘀汤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狭窄防治相应机制;为中医治疗血管疾病提供依据以及临床支撑。方法:从2019年06月到2020年12月安徽中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数据,研究丹参化瘀汤防治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从而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09月期间于安徽省中医院血管外科病房治疗,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并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患者80例。先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剥脱术治疗组(简称Ⅰ组)40例和腔内激光治疗组(简称Ⅱ组)40例,再根据患者术后防治并发症方式的不同,将两组患者
1 目的手术是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大脾亢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对脾切除术后患者能否改善肝功能及其肝功能的变化规律却少有研究。本研究基于肝豆状核变性病人,对脾切除术后肝功能变化进行观察以及健脾活血中药对血瘀证的干预研究,探讨肝豆状核变性脾亢脾切除及其中药干预对肝功能的影响。2 方法2.1.病例分组方法:选择符合HLD合并脾大脾亢行脾切除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结合信封法按1:1平行随机和中途剔除不
目的:1.通过对急性咽炎的临床观察,验证郑氏喉科吹药2号方对急性咽炎的疗效。2.通过对急性咽炎的动物实验研究,探讨郑氏喉科吹药2号方治疗急性咽炎的可能机制。方法:1.临床观察:收集安徽省中医院2018.10-2021.01耳鼻喉科门诊中符合急性咽炎病例共60例,根据患者就诊顺序编号,随机数据表法将患者等分为3组,每组20人。治疗过程中,治疗组1因突发急性阑尾炎需手术治疗终止1例,治疗组2因担心中药
目的: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为治疗气虚血瘀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提供进一步临床及理论依据。方法:搜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加味补中益气汤)和对照组(止痛化癥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体征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情况;并
目的:采用比率低频振荡振幅(f-ALFF)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颈性眩晕患者的静息状态下脑功能状态,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后即刻效果及治疗前后静息状态下脑功能的变化,探讨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机制。方法:招募22例颈性眩晕患者(治疗组)和21例年龄、病程、教育背景相匹配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治疗1次,对照组不予处理。治疗组治疗前后予以颈性眩晕症状与
目的:将临床杨骏教授治疗面瘫经验方七味面络通联合透刺法用于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分析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并通过与透刺法联合甲钴胺的比较,验证七味面络通联合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有效性及优势,为面神经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一般资料:本研究病例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安徽省针灸医院”)康复二科以及安徽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或住院的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四神丸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做出评价,为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选择及依据。方法:入组病例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徽省中医院肛肠科就诊符合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68例(含剔除及脱落病例),分为观察组(四神丸合参苓白术散组)及对照组(美沙拉嗪组),每组34例,治疗8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
1.目的:通过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疗效。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质量评估量表(Barthel)、血浆5-HT含量的测定等方面改善是否优于采用单一西药治疗,为治疗PSD方面提供确实有效且能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疗法。2.方法:将确诊为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