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球赤壳属和假芝属所致海南热区林木根腐及茎腐病的探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腐及茎腐病是海南省热区林木的重要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对灿球赤壳属所致热区林木臭根病和假芝属所致热区林木根腐病及茎腐病的田间调查及症状观察,并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种类鉴定、生物学特性和室内药剂筛选研究。采集到样本的地点为海南省海口市、保亭县、五指山市、儋州市、三亚市、澄迈县、文昌市、临高县、万宁市、琼海市、定安县、东方市共12个市县。研究所得结果如下:1.在海南省各个市县共采集臭根病样本10份,其中从橡胶树上采集6份,木菠萝1份、荔枝1份、小叶榕1份、油茶1份;从海南省各个市县的病树或死树头上采集到灵芝科假芝属样本共19份,其中二孢假芝15份,假芝4份。2.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形态学特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该橡胶树臭根病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引起橡胶树臭根病的病原菌为匐灿球赤壳菌(Sphaerostilbe repens Berk.&Br)。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近圆形,表面黄白色,致密,背面呈深褐色至浅黄色,后期会产生黄褐色菌索和孢梗束;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条件为温度25~34℃、pH 7~9,最适生长条件是温度28℃、pH值为8、甘露醇为碳源、牛肉浸膏为氮源、完全黑暗,且在黄瓜汁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好。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50g/L苯甲·丙环唑、根康和250g/L戊唑醇抑菌效果较强,其半致死浓度EC50均小于1μg/mL。3.通过对海南种植的木麻黄上发生的茎腐病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鉴定和ITS序列分析,确认引起海南木麻黄茎腐病的病原菌为二孢假芝[Amauroderma subresinosum(Murrill)Comer]。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黑暗可以促进菌丝生长,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2℃,最适pH值为6.0,蔗糖和大豆蛋白胨为最佳碳源和氮源。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50g/L苯甲·丙环唑、根康和250g/L戊唑醇抑菌效果较强,其半致死浓度EC50均小于 1 μg/mL。4.对海南台湾相思上一种假芝属真菌所致根腐病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鉴定和SSU序列分析,确认引起海南台湾相思此种根腐病的病原菌为假芝[Amauroderma rugosum(Bl.et Nees)Torrend]。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光照可以促进其菌丝生长,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2℃,最适pH值为5.0,D-果糖和酵母浸膏为最佳碳源和氮源。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根康、250g/L戊唑醇、5%硫磺·三唑酮、150g/L苯甲·丙环唑、30%吡唑醚菌酯和75%十三吗啉抑菌效果较强,其半致死浓度EC5o均小于1μg/mL。5.田间调查发现,引起热区林木茎腐病的假芝属担子果受地理及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在不同地区生长的同一种担子果或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生长的担子果,在形态和颜色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喷过除草剂的担子果则会发生严重畸形。
其他文献
频率是衡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当电力系统频率发生偏移时,会使得电能质量达不到要求,从而影响用户使用,甚至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是维持频率稳定,保证负荷与发电平衡的重要技术手段。当频率偏移或发电负荷不平衡时,AGC通过调整设定值改变机组出力,使频率恢复至正常水平。当前大多数火电机组都设有AGC功能,但不同机组间的
二次流现象在自然界、工农业生产及科学研究等领域常被广泛涉及,因而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研究二次流的运动特性不仅能创造经济效益,并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是计算流体力学研
铌酸锂(LiNbO_3)晶体具有较高的非线性光学系数以及较宽的光透射范围,在电光调制器、光限制器及集成光学器件等中可作为理想的光学元件。但该晶体的光损伤阈值较低,限制了其应用。由于金属纳米颗粒具有较大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及较快的光响应,结合金属纳米颗粒与LiNbO_3晶体的研究是增强其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有效途径。本论文采用金属离子注入LiNbO_3晶体合成了不同形态的金属纳米颗粒,并对其纳米颗粒的合
近年来,分布式电源凭借污染性低和灵活性强的特点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其并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主动配电网的运行经济性和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减小配网运行的成本,提高电压水平,对各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出力进行充分消纳,本文针对主动配电网的优化控制进行了研究。本文针对主动配电网的运行特点,对其进行了区域划分,构建了综合决策、全局优化、区域优化三层的控制体系。并且,为保持优化的连续性,提出空间尺度和
白细胞介素-2(IL-2)是一种调控人体免疫系统稳态的极为重要的多功能细胞因子。IL-2最早发现于1976年,是第一个被克隆的细胞因子,也是第一个被证实在治疗癌症和免疫缺陷疾病方面具有临床功效的细胞因子。IL-2是分子量为15.5~16k Da,由四个α螺旋组成的束状Ⅰ型细胞因子。其主要由CD4+T细胞产生。此外,CD8+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细胞和肥大细胞都可以产生IL-2。在正常状态下,I
目的:研究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探讨不同证型与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于山东省中医院和山东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年龄、糖尿病病程等)和代谢指标(如血脂、血糖、尿酸等),通过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初,人们在非编码序列中发现大量的重复序列。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重复序列是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参与了基因的表达和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微卫星
宽吸收线类星体(Broad-absorption-line quasars, BAL QSO)有很宽的紫外(ultraviolet, U V)波段的吸收坑。一般认为,宽吸收坑是QSO外流物质风的最强观测证据。宽吸收坑的光变
目的:探讨“动静平衡”理念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安全有效康复量的临床研究。方法:本篇文章选取64例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患者,分为4组。A、B、C组采用“动静平衡”理念指导下的量化的功能锻炼,A组为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的患者,B组和C组为Neer分型三、四部分骨折的患者,A、B组的康复量相同,C组的康复量较小,D组在“无痛”条件下进行功能锻炼,手术后6个月比较患者的康复情况并应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和
社论作为一种工作方式,能够把社会生活现象和重大时政问题提炼阐述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使大众从政治立场理清问题,明辨是非,具有高度的指导性。不同的政治环境塑造了特定时期的社论内容。梳理社论的阶段性发展状况、内容与特征,探究不同社会背景下社论所呈现出的迥异的表现意义系统是社论研究的重要关键点。本文将《晋绥日报》1940—1949年的本报编辑社论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从传播学视角分析这一时期社论映射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