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态顺应角度研究文学翻译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np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耶夫·维索尔伦(Jef.Verschueren)的语用综论观认为语言的使用即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顺应交际的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而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使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翻译也可从顺应论的视角去研究。动态顺应是Verschueren语用综论观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顺应论的核心,主要指“语言使用中意义的动态生成”。语言选择过程的动态顺应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1)时间顺应。语言的产出和理解会因时间差异而出现变化。时间因素会促使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做出调整和顺应,而调整和顺应的结果又加速语言的变化和发展。(2)不同语境对语言选择的制约。语境是动态的,包括语言社会语境、心理语境、文化身份语境等。(3)语言线性结构的灵活变化。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来灵活安排话语的信息结构,也可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类型的话语或语段。本文以动态顺应论为基础,将《聊斋志异》英译本中一部争议较大的译作—翟理斯的英译本与另外两部主要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了这三部译本的不同及差异产生的原因,试图对翟理斯的译本做出新的评价。全文分六章。第一章奠定全文理论基础,解释了此研究的合理性及目的,对相关研究做出文献综述并介绍了此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到第四章从三方面详细分析了动态顺应论在《聊斋志异》三个主要英译本翻译过程中的体现。第二章着重分析三部英译本对时间的顺应。第三章处理不同英译本对语境的顺应。第四章主要对比三部英译本不同的语言特色。第五章核心内容则是比较三部英译本不同的翻译策略。第六章总结全文。通过对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复译的必要性;文学翻译无定本;翻译标准应该被不断的重新阐释以顺应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交际目的。所以将动态顺应理论应用于翻译,对翻译不仅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而且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使翻译研究迈向更广阔的空间。总之,动态顺应理论下的翻译过程模式对翻译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价值。顺应理论对翻译有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将顺应理论应用于翻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使翻译研究迈向更广阔的空间。
其他文献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而紧缩性、神经性头痛病情顽固,反复发作,服用镇静、止痛药物只是暂时好转;而采用中药头痛饮治疗,有效率达到95.16%,而且患者的复发率降低。
1919-1937年间外国戏剧翻译对中国话剧的发展起到了催生作用。翻译剧对中国剧作家的选材、思想意识及创作技巧等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这一时期的戏剧翻译,不仅对戏剧翻译研究
英语补足语与附加语山东建材学院教授张法科讲师刘国庆1.0引言转换语言学(亦称转换语法)中的英语补足语和附加语与传统语法中的英语补足语和附加语不属同一概念。这里的补足语和附
基础底板马凳铁在结构中不承担任何应力及受力变形,只做构造支撑上层钢筋作用。在基础底板上层钢筋标高下支设水平钢管,周转使用,使钢筋马凳由条支撑变为点支撑,在保证不改变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埃克替尼治疗肺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进展期肺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
本试验的主旨在于研究植酸酶对不同钙、磷含量母猪日粮中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和断奶窝重的影响。试验选择遗传背景一致、2~4胎次、每胎产仔数大于10头的健康二元杂交母猪36头,采
作为初中基础教育必修课,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比较强。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讲解,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突出
阅读是人类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活动,也是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和要求。但是,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阅读教学要求
<正>在本文中,我们将动作识别技术应用于电动感应尾门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汽车电动尾门开启方法,即通过车载后视摄像头,结合计算机视觉动作识别技术,对车辆外部人员的特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