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开发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zhe1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制造2025”的引导下,我国加工制造业进行了生产结构智能化的升级。工业机器人是推进加工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元素。调研发现,目前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技能型人才短缺,中职学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单位之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的平均技能水平,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本研究将结合中职学校和加工制造企业的行业背景,对《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进行研究。《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是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培养目标侧重于对操作与编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现状调研表明,该课程存在培养目标局限,实践教学偏离企业职业成长规律,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分离,学习效果评价不够客观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对该课程进行优化。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将企业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化梳理,归纳成典型工作任务,结合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的重构以及学习情境的设计,结合企业能力需求进行学习评价。培养出具备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岗位工作胜任力、建构机器人工作世界能力的学生。本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第一步,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中职学校进行实践调研,发现目前该课程存在的问题。第二步,结合课程问题进行企业实践、调研和访谈,明确相关工作岗位技能型人才的能力需求,归纳总结对应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第三步,根据具体工作任务,结合专家访谈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第四步,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化梳理和述,根据工作性质相同、行动维度一致的原则进行行动领域的归纳。第五步,对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归纳,明确各个行动领域所对应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评价标准等,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第六步,根据学习领域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按照由易到难的职业成长规律进行设计。第七步,设计线上加线下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框图,选取学习情境中的一个学习情境作为教学案例进行教学设计,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述。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得到一线教师的高度认可。
其他文献
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而其中的中强地震会引起地面的强烈震动从而导致位于地震区以及周边的建筑物损坏甚至是倒塌,对人民的生命及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着抗震领域相关理论的推广与运用,尤其是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结构动力时程分析这一数值分析方法逐渐成为结构地震响应分析以及抗震性能评估较为规范和准确的方法。而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合理的地震动,选择的地震动不同,结构
申嗪霉素,又称吩嗪-1-羧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假单胞菌和链霉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具有非常广谱的抗菌、抗肿瘤、抗结核和白血病等活性。在中国,申嗪霉素已经被作为绿色生物
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但高科技企业因其高知识性和高风险
声学超材料是一种由亚波长单元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组成的人工结构,具备传统声学材料没有的奇异特性。声学超材料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声学材料的限制,为声学器件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
《人类学笔记》是马克思在步入晚年后抱病写就的一部重要的笔记体著作.要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一著作所蕴含的理论价值,只有将之置放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整个脉络中进行考察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特高压、超高压、高压电网分层、分区,网架结构清晰的强大国家电网已基本形成。然而某些地区的电网仍处在建设和发展阶段,电力系统稳定问题是区域电网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负荷平衡系统可以自动、灵活的实现有功功率的快速平衡,因此本文针对负荷平衡系统,对其辅助区域孤立电网稳定控制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对负荷平衡系统进行了介绍;其次,详细的阐述了负荷平衡
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更是日趋严重,养老产业需求十分迫切。由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机构养老模式的优势逐渐显现,而养老
目的观察膝骨性关节病的MRI表现,分析内侧半月板突出与膝骨性关节病各种MRI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因膝骨性关节病(KOA)在我院进行MRI检查的患者,共330例关节,其中男性149例关节、女性181例关节,年龄范围33~85岁,平均55.64±10.39岁,双膝12例关节,仅左膝156例关节、仅右膝150例关节。将内侧半月板最外缘超出胫骨平台边缘(排除骨赘
转子系统是旋转机械的核心部件,其润滑与减振是提高旋转机械使用性能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本文对组成转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轴颈表面加工方法对润滑以及振动的影响展开
乌东德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攀枝花市至宜宾市)四个水电梯级——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中的最上游梯级,为保证乌东德水电站大坝低热水泥混凝土施工顺利进行,选择和确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合理比例,配制出既满足工作性能、设计要求,又经济合理的混凝土。本文开展了大坝低热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工作。(1)对试验所需的水泥、粉煤灰、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及拌合用水进行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规定。(2)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