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双Buck并网逆变器电流过零畸变的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uanga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被不断地开发利用,逐步替代原有的化石能源,成为发电系统的主要来源。传统的三相桥式并网逆变器是目前新能源供电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拓扑,但因其存在死区,会在输出波形中引入低次谐波。为消除死区而引入的各种死区补偿策略使得控制更加复杂,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近年来,针对Z源并网逆变器、开关升压并网逆变器及双Buck并网逆变器等无死区拓扑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三相双Buck并网逆变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在其特有的半周期控制下,该拓扑存在并网电流过零畸变的问题,为了满足并网电流的谐波要求,抑制过零畸变的控制方法成为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应用领域及目前对双Buck逆变器电流过零畸变问题的抑制方法。随后简单介绍了三相双Buck并网逆变器在两种工作模式下的基本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主要功率器件的损耗,证明半周期控制的优越性。本文阐明了电流过零畸变产生的原因,并确定过零畸变的区间。考虑到相位超前与数字延迟的影响,提出对称半周期控制的策略,为下文抑制电流畸变打下基础。为了较好地抑制电流过零畸变问题,本文首先改进了全周期与半周期混合控制的方法。在前人基础上,优化设计了使额外增加的损耗最少情况下的全周期控制区间,抑制过零畸变。由于该方法违背了双Buck拓扑的设计初衷及最佳工作特性且无法完全消除畸变,因此,本文采用占空比补偿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出电流畸变处使之正弦化的理想占空比函数及其线性化表达式,并给出了系统的控制框图。随后,本文将重复控制引入三相双Buck并网逆变器中,并针对该拓扑畸变电流中高次谐波含量较高的特点,具体设计了重复控制与PI串联的混合控制的控制器参数,分析了整个系统在z域的稳定性问题。最终解决了电流的过零畸变,同时在满足并网电流要求的前提下,减小滤波器的尺寸。为了验证上述分析,搭建了一台3kW的三相双Buck并网逆变器的实验平台,并介绍了LCL滤波器的具体设计及系统的软件设计。最后在该平台基础上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汉代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在这个时代我国的舞蹈文化艺术形式在宫廷与民间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本文结合汉代舞蹈的繁荣以及文物的特征进行一个综合论述,以期能够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柴达木小学也开始关注了地方课程资源。并充分开发利用,精选、善用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品德教育,试着丰富教材内容,传承当地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而努力。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问题进一步探究。首先进行概述总结了研究原因,文献综述,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和研究特色等方面。其次
伴随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时代就此来临,以5G技术为代表的新型网络技术也开始得到了广泛应用。对5G技术来讲,要想全面性提升其应用水平,对5G技术内容有全面了解就
本文介绍了贵州省桐梓县铜锣台煤矿龙潭系地层、可采煤层及煤岩特征等,通过对矿区主要可采煤层厚度、形态、煤质的研究,将煤层定为低灰中高固定碳中高硫高热值贫瘦煤。
合理的微震预警指标及预警模型是利用微震监测技术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的依据。对现场实测微震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微震能率与事件率相比更能反映实际情况,可以把能
面向对象的信息模型和建模方法是IEC61850标准的核心,深入剖析了IEC61850的面向对象建模技术,阐明了信息模型各层级之间的“聚合”关系和标准定义的类之间从抽象到具体的“继承
重点研究了两级式三相逆变器低电压穿越(LVRT)过程中的控制策略,提出基于母线过压环的LVRT控制方案,实现前级DC/DC变流器在不同模式之间的自动、平滑切换,保证在LVRT过程中母线电压
一引言透过数学核心期刊的视角可以俯视数学教育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定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核心论文往往集中在该领域的少数顶级期刊,而期刊的载文量是衡量期刊吸收和传递科
目的:研究十味降糖散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和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影响,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观察十味降糖散对肝脏和脂肪AMPKα表达的影响,为其改善糖脂代谢寻找可能的机制
[目的]探讨高校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志愿活动的可行性及参与模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高校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意愿调查表对383名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350名(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