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文化翻译研究的兴起,先前关于直译和意译的争论已转化为归化和异化的争论。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和翻译学家们的兴趣。学者们对这一问题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有的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有的则试图在两者之间达到妥协。这篇论文试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探讨这一课题,尤其是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成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的问题。第一章是简介,回顾了关于归化异化问题的争论的产生并且对这两个派别进行界定,然后介绍了这篇论文的研究目的和范围。第二章是文献回顾。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对这两个派别的理论和观点进行总结。第三节是作者本人的观点。第三节审视了归化派别的理论并且揭示了它的缺陷。分析了当前中国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之一-------功能对等,并且指出由于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以及语言和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功能对等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尽管这一流派在翻译领域一直占优势地位,它自身的确存在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它把原语中的文化特色归化入目的语的文化中。第三章是关于翻译的根本目的的探讨。本章提出在文化全球化并且中国文化处于不利地位的今天,汉英翻译工作者尤其应当采取异化的翻译方法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它同时指出翻译的价值就在于交流文化差异,如果为了使译文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而将外国文化特色归化成本国文化,交流的目的就不能实现,而且读者也失去了学习新观点和新思想的机会,这也是阅读外国作品的目的之一。第一节聚焦于当前的文化趋势即文化全球化上以及对此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作者提出了“和而不同”原则,并且指出为了保持文化多样性,译者在处理文化差异时应当采取异化的策略。第二节主要讨论汉英工作者的不利地位。本节追溯了汉英互译的历史并且指出对于汉英工作者来说要想在翻译中保留中国文化特色是尤其困难的,因此,在这一领域归化翻译一直占据上风。但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的话,中国文化就有可能丧失自己的身份并且被所谓的主流文化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