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天敌的植物支持系统对甘蓝田节肢动物的影响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x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集约化生产中,植物多样性降低,脆弱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害虫的大爆发导致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化学防治对环境及食品安全产生的负面影响,使得应用更加环保的害虫生物防治方法得到国内外的重视。天敌昆虫是自然调控害虫种群的重要因子,害虫天敌的植物支持系统指建立有利于天敌生存和繁殖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天敌,达到害虫控制目的的多种功能植物的体系。本文以小麦、荞麦、芥菜、茄子4种功能植物构成害虫天敌的植物支持系统,探究其对春、秋两季甘蓝田天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对害虫的防治效果。  1.害虫天敌的植物支持系统对甘蓝田天敌群落结构的影响  春甘蓝田中捕食性天敌数量优势种属蜘蛛目和隐翅甲科,寄生性天敌属姬蜂科和茧蜂科;秋甘蓝田蜘蛛目和瓢虫科是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茧蜂科与蚜小蜂科属优势寄生蜂;应用害虫天敌的植物支持系统,对天敌群落结构影响明显,能显著提高春、秋两季甘蓝田中天敌类群的物种总个体数、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  2.甘蓝田主要害虫对功能植物的寄主选择性  中国芥菜对应用植物支持系统的甘蓝田中的小菜蛾幼虫和成虫的诱集效果需进一步研究,春、秋甘蓝田中,仅出现1次芥菜植株上小菜蛾幼虫和成虫数量显著高于甘蓝植株,诱集率最高仅为69.23%;芥菜对黄曲条跳甲具有较强的诱集作用,芥菜植株上黄曲条跳甲的数量显著高于甘蓝植株,春、秋两季甘蓝田中的显著性差异分别为3次和4次,诱集率最高达到97.71%;秋季甘蓝田中,烟粉虱对茄子表现出明显的产卵偏好性,最高诱集率为94.31%。  3.害虫天敌的植物支持系统对甘蓝田害虫生物防治效果的影响  以小麦、荞麦、芥菜、茄子4种功能植物构成害虫天敌的植物支持系统,对甘蓝田主要害虫菜蚜、小菜蛾、黄曲条跳甲和菜青虫的种群数量影响各异。春、秋两季甘蓝田处理组蚜虫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各出现1次显著性差异;黄曲条跳甲处理组数量,春、秋两季则分别出现2次和1次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对小菜蛾、菜青虫的生物防治效果未产生明显影响,春、秋两季处理组甘蓝上相应害虫数量与对照组上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此外,烟粉虱在秋甘蓝田处理组的数量低于对照组,出现1次显著性高于和低于对照组;甘蓝田应用本支持系统后,处理组中缨翅目害虫高于对照组,春、秋两季中均出现3次以上的显著性差异。
其他文献
纤维素作为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一种可再生资源,它的发展与应用愈来愈多的受到重视。作为农作物废弃物的水稻秸秆的三大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分子排
该文应用微机技术首次开发和实现了基于中文WINDOWS平台的短体线虫属分类管理信息系统(PNTMIS).该系统面向短体线虫属而设计,通过调用该属的相应数据库文件和个别命令程序来
1997年3ˉ4有份,从江苏镇江、南京江宁、安徽来安和江苏省农科院采集具有典型梭条花叶症状的小麦病叶,小麦品种均为扬麦158.病叶经四氯化碳(CCl)澄清,聚乙二醇(PEG-6000)沉淀
该研究首先通过常规mRNA差异显示技术由亲和性稻瘟菌侵染稻叶分离出97个差异显示的cDNA片段,反向northern杂交显示其中22个片段可能来自差异表达基因的转录物.结果显示:二者
该研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合成了柑桔黄龙病病原16S核糖体DNA(rDNA)上的一段DNA.将此DNA片段插入到pUC18的EocRI位点,并转化进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DH5α
本研究测定了菌核净、多菌灵、戊唑醇等10种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室内毒力,通过室内的复配筛选获得了具有增效作用杀菌剂复配组合及最佳的配方,同时还对该复配组合是否能延缓
该研究以在福建羽状斑驳病毒病发生较严重的甘薯品种金山1255、福薯26、潮薯、岩薯5、湘薯75-55、新种花和胜利百号为材料,以茎尖为外植体,初步建立了一套集茎尖培养、病毒检
班主任制的创新,对提高班级教育与管理绩效,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各地班主任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梳理,介绍了不同模式的产生背景、方法策略、教改
集对分析原理针对确定与不确定共存的系统,适用于学生学业评价,能够深入分析学生学业水平、判断学习规律以及预测发展趋势.将集对分析应用于学生学业评价中,建立学生学业成绩
真菌传小麦黄花叶病是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传播的一种小麦病毒病害,在湖北省发生为害严重.应用常规方法对湖北省真菌传小麦花叶病毒病进行了一系列生物学及生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