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临床观察、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及血细胞计数等研究方法,对自然发病、投喂感染和注射感染的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征(White Spot Syndrom,WSS)进行组织与细胞病理学研究,研究的对虾器官组织包括甲壳下上皮、肌肉、胃、肝胰腺、鳃及血淋巴等,结果发现:对虾白斑综合征血液病理变化明显,不同种类和感染方式患病对虾的血液病理变化相似,表现为:第一,血细胞总数和血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变化明显,患白斑综合征对虾的血细胞总数均低于健康对虾,t检验呈极显著差异.第二,血细胞的显微病理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血涂片中血细胞明显减少且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血涂片的尾部和边缘,一些视野中看不到完成的细胞,破损或解体的细胞增多,呈典型的溶血状态,透明细胞明显减少,粒细胞明显增多.第三,超微病理变化表现为,大部分血细胞为典型坏死,坏死血细胞无选择性,透明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都出现坏死,核中染色质溶解,核膜溶解,部分细胞核边移,胞质中的线粒体变性、坏死、溶解,内质网呈大囊性扩张,胞浆水肿,可见许多泡状结构,细胞膜破裂,胞浆溢出.对虾白斑综合征甲壳下上皮、肌肉、胃、肝胰腺、鳃等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明显,中国对虾与南美白对虾的病理变化相似,无种间差异,但不同感染方式的患病对虾病理变化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