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水性环氧乳化沥青金刚砂封层设计与耐久性能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雾封层对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有较优的处治效果,但是存在粘结强度低、耐磨耗性能差的问题,还有可能出现泛油导致抗滑性能下降。本文选用水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乳化沥青、金刚砂颗粒设计能够有效改善路表抗滑性能的双层封层,并进行室内耐久性试验和实体工程验证,为水性环氧乳化沥青与金刚砂应用于沥青路面封层提供参考。首先通过试验设计确定双层封层各类材料的用量。对不同组分配比水性环氧乳化沥青进行拉伸试验与拉拔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增加水性环氧树脂用量能够提高拉伸断裂强度与拉拔强度,但断裂伸长率降低,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组分分布情况,优选组分配比4:4、4:3、4:2用于封层材料用量设计。水性环氧乳化沥青金刚砂封层的整体性能与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的组分配比、洒布量和金刚砂撒布量三个因素有关。封层下层材料用量设计选择以上三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组合方案,制备试件进行加速磨耗试验,将试验后试件抗滑摆值变化和质量损失率进行极差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洒布量对试件抗滑性能和质量损失率的影响最大。封层上层材料使用正交试验中金刚砂洒布量的最优水平,通过调整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的组分配比和洒布量设计组合方案,根据加速磨耗试验过程中试件BPN变化及质量损失结果优选出封层上层材料用量。优选出双层封层材料中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的组分配比、洒布量和金刚砂撒布量分别为:下层4:3、1.4 kg/m~2、1.2 kg/m~2,上层4:2、1.1 kg/m~2、1.2 kg/m~2。对优选用量制作的双层封层试件进行封水性能验证,渗水系数测试结果为0 ml/min。考虑到封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车轮荷载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选择加速磨耗试验、拧搓试验和紫外老化试验对双层水性环氧乳化沥青金刚砂封层进行耐久性能测试,同时选取单层水性环氧乳化沥青金刚砂封层、SBS改性乳化沥青金刚砂封层等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0~10万次加速磨耗试验过程中各试件BPN值和构造深度均先以较快速度下降至某一值,然后缓慢减小,双层封层试件BPN值和构造深度在磨耗过程中表现优于其他试件,老化后试件在磨耗过程中的规律相同。在拧搓试验过程中,0~30 min内各试件质量损失率均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双层封层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始终小于单层封层试件与SBS改性乳化沥青金刚砂封层试,试验30 min后双层封层试件质量损失率比后两者低14.9%、20.9%。最后基于双层水性环氧乳化沥青金刚砂封层的特性提出其对原沥青路面适用条件,对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要求进行详细介绍,试验段铺设后的检测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其他文献
广东省作为华南地区乃至我国未来几十年经济发展的核心省份,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与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考虑因素。随着贸易一体化的加深,省内发达城市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通过贸易大量进口其他城市的商品和服务,并将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水资源量和产生的碳排放量外包给其他欠发达城市。同时,由于广东省碳排放系统与水资源系统处于高度复杂的网络体系中,任何一个系统的问题都将导致整个水-碳耦
由于科技的进步,当下人们对于更加小巧轻捷的柔性电子设备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柔性电子设备中的储能设备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一,锂离子电池作为当今运用最广泛的储能设备也需要符合小型、轻便、具有柔韧性等特点;其二,锂离子电池在其柔性化的基础上仍需要拥有良好的性能以满足需求。层状富锂锰基Li1.2Ni0.13Co0.13Mn0.54O2正极材料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高的放电容量和更加环保等优点,可用于制
光学遥感领域中关于舰船检测及分类任务的研究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课题,其在反走私、海上交通管制、海上救援和其他各种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高分辨遥感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海量的数据,大量学者借助深度学习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然而,由于背景复杂多样、类内相似性与类间差异性、数据不平衡等多个问题的存在,导致舰船检测及其细粒度分类难度相对较大。为了满足在对舰船进行准确定位的同时实现精细化的分类,本文围绕光
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经济活动日趋活跃,与此同时加剧了行业间的竞争。企业并购,作为一种常见的一种经济行为,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多种形式呈现,包括横向并购模式、纵向并购模式以及多元化并购模式。早在20世纪,国外学者便提出“多元化折价理论”。相反在我国,无论是横向并购、纵向并购还是多元化并购,其在资源的整合、市场的拓展、风险的规避等方面为并购双方带来的巨大收益使得我国并购
为不断强化人工智能教育力度,国家倡导将人工智能教育引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的重要途径,目前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困难。一方面,人工智能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领域较广,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有较高要求,缺乏专业的人工智能教师;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算法教学难度较高,涉及抽象概念多,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为教师教学带来困难,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差等问题。本研究将虚拟现实技
学位
近年来,随着不断增加的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也不断增多。不少企业选择并购重组和上下游产业整合来扩大自身规模,以求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突破发展瓶颈,保持利润的持续增长。一部分企业通过合理的扩张经营使得企业业绩得到改善,然而另一部分企业却因过度融资造成财务杠杆过高,而规模的扩张没有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盈利,因此陷入了债务危机。此外,由于经营投资决策失误以及内部治理存在缺
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目前实现化石燃料利用过程CO2大规模减排唯一技术,在众多碳捕集技术中,CO2化学吸收法技术工艺较为成熟,可推广性强,但规模化推广应用中存在吸收剂有机胺排放的问题,既对环境造成了威胁,又增加了系统运行成本。本文采用实验和模拟的方式,研究了化学吸收系统胺排放特性,建立水洗工艺模型并与水洗实验结果相对比,基于水汽异相成核研究过饱和度变化对提高除雾器胺脱除率的影响。
老旧住区街道空间既承载居民日常生活,也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交流场所,是增进邻里交往的重要公共空间。2019年—2021年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达11.5万个,老旧住区物质环境更新迎来新契机。为使街道空间在促进邻里交往中发挥更大作用,本研究选取大连市工人村作为老旧住区街道空间研究对象,研究工人村街道空间特征与居民交往活动规律,并提出促进交往的老旧住区街道空间优化策略。首先,从老旧住区现实问
高密度城市化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城市转型与有机更新成为了中国解决城市病最重要的手段。城市空间的复杂性、系统性、整体性是当前面临的难题。面对这些矛盾与问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技术的出现让这一难题有望突破,大数据的挖掘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新手段。本文以城市街道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郑州高密度城区为案例,运用大数据的街道图像辨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