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价值的存在论思考——在马克思的视域中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zlzl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文化、文明的转型时期,文化的冲突带来的价值困惑普遍存在,社会各方面也都遭遇真正的变化。人类在历史实践中遭遇到很多全球性的危机,人口、环境、资源、毒品等等问题困扰着我们。如何走出这种困惑,做到可持续发展?对人的价值的研究有无比重要的作用和时代意义。价值问题一般意义上说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好坏”的问题,关于善恶、利弊、福祸、得失、好坏等都属于价值问题,“价值”这个词自很早就存在,直到近代西方学术界才开始使用“价值学”这个词语,而价值哲学作为真正独立的哲学系统始于20世纪初,也不过百十年的时间,中国价值的研究是伴随马克思实践标准的讨论及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而兴起的。主客关系一直是我们价值的主要方法,这使我们对价值的认识局限于认识论的框架内,没有真正的进入存在论的层面。归根结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研究价值必须立足人的存在,进入存在论的层面。马克思更是从人的存在去理解存在的意义,从人的存在方式--实践出发去解释和把握人和世界的关系。当代哲学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存在论转换,海德格尔认为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并没有搞清楚存在和存在者的问题,甚至是混淆了两者的概念,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在实践中,人不仅创造着属人的自然和社会,还创造着人的自身,人是自己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总之,人通过实践活动,人化了自然、创造了社会、创造了人自身。人不仅是现实世界的构建者,而且人作为实践的存在物、意识的存在物还是价值的创造者。   人的价值就在于人的内在尺度及其对象化,人的价值具有两个基本的层次,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内在价值指的是人道价值,外在价值指效用价值,人道价值主要指生存的意义、尊严、自由、权利等,效用价值主要指人对自己、他人、社会本质力量的发展与完善,包括人对社会或他人的价值既社会价值,人对自身的价值既自我价值。倡导人道价值有助于激发人们对自己命运的关注,有助于人自身价值的觉醒,促进人们对个体的尊重和爱护,加强人类各集体、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合作、相互尊重,有利于人的整体价值的发展与完善。人的价值实现过程中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人民功利主义及社会公正、民主相互协调,这是人的价值实现的基本原则;通过教育,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协调,自我认识的途径,对人的价值的扩展。
其他文献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成功制备了Mn1.35Fe0.65P1-xSix(x=0.56和0.57)化合物,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工艺对化合物进行热处理。用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绝热温变测量仪分别
“什么是法律合法性之源?”这一问题在哲学界并不能得到一致的答案。在神话时代,法律的合法性诉诸了超验的神灵或者上帝,认为权利是来源于天赋的,此乃自然法学派的主张。启蒙运动
价值观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并对生活实践起着深层的主导作用。价值取向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
人的尊严,是每个人都享有的、与生俱来的、不可让渡的,是人的高贵性的体现,更是人人最以此为自豪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人人孜孜追求的人文情怀。怎样能让人活得更有尊严,已经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在人们的生活物质资料日益丰富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体会到了正在威胁着自身的环境危机,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凸显出来,人类开始不得不反思社会制度本身
中国历来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如何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于国家的安定统一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宗教政策进行历史的批判、科学的研究日益成为一项颇具深远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