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建立《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11-14 Child OralHealth-related Qualny of Life) (COHRQoL<,11-14>中文版)》,通过对该量表心理测量学性质(信度、效度)的考评,为其在中国适龄人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使用《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COHRQoL<,11-14>中文版)》在适龄儿童及其家庭中进行测评,研究该年龄段儿童口腔健康状态及其对父母/家庭的影响情况,同时探讨通过父母代理问卷与儿童自我报告测评儿童口腔健康状态的一致性。
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COHRQoL<,11-14>中文版)的验证研究
1.按照国际生存质量评价(International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Projiect,IQOLA)项目的标准程序,对COFIRQol<,11-14>系列问卷量表包括11-14岁儿童感知问卷(11-14 Child Perceptions Questionnaire,CPQ<,11-14>),家长感知问卷(ParentalPerceptions Questionnaire,PPQ),家庭影响问卷(Family Impact Questionnaire,FIQ)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改造,建立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
2.使用该系列量表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科及正畸科11-14岁的儿童患者及其家长(父亲/母亲)中进行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调查,调查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考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第二部分: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COHRQoL<,11-14>中文版)在学校儿童及其家庭的应用研究
1.使用已经过考评的《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COHRQoL<,11-14>中文版)》,在获得学生家长书面同意和该学生口头同意后,对汕头市金山中学南校初中部一、二年级11-14岁学生及其家长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完成11-14岁儿童感知问卷,家长完成家长感知问卷和家庭影响问卷。了解11-14岁学校儿童口腔健康状态及其对该儿童家庭的影响情况。
2.对CPQ<,11-14>和PPQ的得分进行分析,探讨通过父母代理问卷与儿童自我报告测评儿童口腔健康状态的一致性。
结果:
第一部分结果显示:
1.符合年龄要求的67对儿童及家长共(134人)接受口腔生存质量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CPQ<,11-14> 62份,CPQ<,11-14>有效重测问卷25份,量表的完成率为89.7﹪,有效量表中数据缺失6份。收回有效问卷PPQ和FIQ各65份,量表的完成率为97.0﹪,有效问卷中数据缺失5份。
2.《11-14岁儿童感知问卷(CPQ<,11-14>)》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92,条目与量表之间相关系数在0.49~0.70之间,重测信度组内相关系数(ICCs)为0.90,Guttman分半信度系数为0.85。因子分析提取的4个维度显示,中文版量表存在预想的连带关系和逻辑关系。
3.《父母感知问卷(PPQ)》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Q系数为0.91,Guttman分半信度系数为0.84。因子分析提取的4个维度显示,中文版量表存在预想的连带关系和逻辑关系。
4.《家庭影响问卷(FIQ)》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9,Guttman分半信度系数为0.83。因子分析提取的3个维度显示,中文版量表存在预想的连带关系和逻辑关系。
第二部分结果显示:
1.有241对11-14岁儿童及其家长完成《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COHRQoL<,11-14>中文版)》报告,11-14岁儿童感知问卷(CPQ<,11-14>)的平均得分7.12±5.28,83.9﹪的问卷得分大于0。家长感知问卷(PPQ)的平均得分5.97±6.93,78.8﹪的问卷得分大于0。家庭影响问卷(FIQ)的平均得分5.21±5.54,64.7﹪的问卷得分大于0。
2.CPQ<,11-14>和PPQ的整体得分均数的方向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在口腔症状领域的得分均数方向性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在家长儿童对中,整体得分的绝对差异的平均数为5.88,对于每项内容,均数的绝对差异从0.80到2.56,情绪状态内容领域不一致性最高。
3.PPQ和CPQ<,11-14>的整体得分之间的组内相关系数(ICCs)为0.70,口腔症状、功能限制、情绪状态和社会状态4项内容的ICCs值分别是0.81、0.71、0.52和0.58。每个条目的加权Kappa指数在0.13~0.76之间。11岁儿童组的整体得分ICCs为0.91(P<0.001),12岁儿童组为0.69(P<0.05),13-14岁儿童组则为0.56(P值无意义)。男生组的整体得分ICCs为0.74(P<0.001),而女生组为0.56(P<0.05)。
4.BlandAltman散点图一方面揭示的“分散偏倚”表明不一致性的数量大小随着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损害而增加。另一方面也提示生存质量在受到口腔健康状况更高水平影响时,家长更可能倾向于高估儿童口腔情况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结论:
1.《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COHRQoL<,11-14>中文版)》具有良好的效度、效度,其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性质为其在中国适龄儿童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11-14岁儿童出现口腔健康相关问题影响生存质量的比例较高,达到83.9﹪,但他们的生存质量受到影响的程度较轻。
3.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状态对其家庭有多方面的影响。
4.测评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时,在群体层面,家长代理报告与儿童自我报告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个体水平,两者的一致性一般,尤其在情绪状态和社会状态2个领域。提示我们在大样本调查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时,可以使用家长代理报告,但是在考察单个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时,例如临床评价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最好是儿童自我报告,家长代理报告只能作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