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满意度是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是现代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自中央明确提出“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政府的唯一标准”以来,政府满意度已成为评价政府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政府满意度评价也成为我国公民参政议政、发挥民主监督、实现根本利益的重要手段,因此,提升政府满意度就成为政府未来工作的重点。要想提升政府满意度,就必须了解影响政府满意度的因素,当下对政府满意度的研究有很多,对政府满意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民的心理感知上,忽视了人的个体特征对政府满意度的影响,而心理感知的形成离不开人的个体特征,因此,想深入了解影响政府满意度的因素,从居民个体特征出发研究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收入和健康状况是公民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民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公民个体对外界的感知和评价,因此,本文从公民个体的收入和健康状况出发来研究二者对政府满意度的影响,并以期得到提高政府满意度的政策建议。本文将收入分为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两个维度,既考察客观的收入情况,也考察个体对在本地收入水平的主观感知;从居民自评健康的角度来研究的健康状况。政府满意度被细分为政府廉政满意度、环境保护满意度、贫富差距工作满意度、就业满意度、教育满意度、医疗满意度、住房满意度和社会保障满意度八个维度,详细考察了政府工作的主要方面。文章提出了四个基本假设:绝对收入对政府满意有正向影响;相对收入对政府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健康状况对政府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健康状况对居民收入和政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利用SPSS21.0对选取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绝对收入与政府满意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绝对收入与政府满意度之间并不是单纯的正相关关系,当绝对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对政府满意度就会产生负向的影响;相对收入与政府满意度之间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健康状况与政府满意度之间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健康状况会调节绝对收入与政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健康状况会调节相对收入与政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本文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对提高政府满意度的政策建议:在坚持不懈提高居民绝对收入的基础上要努力缩小日渐严重的贫富差距;致力于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坚持大力发展医疗保障体系;构建完备的政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体系。本文研究的创新在于从居民收入和健康状况出发研究政府满意度,以居民收入为切入点研究政府满意度,同时加入健康状况变量,将居民收入、健康状况和政府满意度相结合以研究三者的作用机制。研究不仅验证了居民收入和健康状况是影响政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还发现了健康状况的调节作用,是对政府满意度理论的有效补充,也可为政府提高政府满意度的实际工作提供有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