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向前发展。自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等为载体的新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人类文明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伴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使用,年轻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对网络媒介的熟悉和使用程度愈来愈高,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增加,网络媒介对其影响意义巨大。作为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高低,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进程,因此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成才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在新的场域里,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特征与个体身心发展特征等局限,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表现出某些网络失范行为,成为影响社会机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这个群体在网络行为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给予积极的教育和劝导,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展开分析研究。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网络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道德感弱化,易成为网络暴力的参与者;
(2)自制力不强,上网动机与上网行为存在偏差;
(3)网络安全意识不足,权益易受侵害;
(4)不能合理看待网络世界,心理问题多发;
(5)受教育程度较低,网络运用能力不足;
(6)法律意识淡薄,往往入罪而不自知;
(7)网络现实“双弱势”,话语权缺失;
(8)网络意见领袖缺位,无法有效表达集体利益诉求。
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网络环境、社会因素与个体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解决农民工网络行为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
(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网络社会规范建构和增进对于规范的认同;
(3)促进网络行为主体的自我提升;
(4)加强对互联网络的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