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新生代农民工网络行为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FIDYRS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向前发展。自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等为载体的新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人类文明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伴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使用,年轻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对网络媒介的熟悉和使用程度愈来愈高,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增加,网络媒介对其影响意义巨大。作为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高低,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进程,因此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成才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在新的场域里,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特征与个体身心发展特征等局限,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表现出某些网络失范行为,成为影响社会机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这个群体在网络行为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给予积极的教育和劝导,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展开分析研究。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网络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道德感弱化,易成为网络暴力的参与者;   (2)自制力不强,上网动机与上网行为存在偏差;   (3)网络安全意识不足,权益易受侵害;   (4)不能合理看待网络世界,心理问题多发;   (5)受教育程度较低,网络运用能力不足;   (6)法律意识淡薄,往往入罪而不自知;   (7)网络现实“双弱势”,话语权缺失;   (8)网络意见领袖缺位,无法有效表达集体利益诉求。   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网络环境、社会因素与个体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解决农民工网络行为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   (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网络社会规范建构和增进对于规范的认同;   (3)促进网络行为主体的自我提升;   (4)加强对互联网络的有效管理。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结社的热潮不断涌起。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以青年为主体的草根组织越来越活跃,不断汇聚民间公益的力量。草根青年公益组织作为践行公益的青年自组织,
学位
中国的社区建设自1991年首次提出以来,在国家的行政性主导之下开始展开,城市社区从此成为国家治理社会的一个单元、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个媒介的功能性存在,在社区建设过程中,主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治理问题也层出不穷,早先由政府一手包办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居民自治概念的提出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探索路径,为了更好地将居民自治这一抽象概念落到实处
本文在各个学科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方法,对医患冲突在医患互动各个环节的表现加以总结,并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进行归因。这些环节包括沟通和诊疗、纠纷的处理、医务社工的
利用固定有双硫腙的活性硅胶萃取色层法富集环境水中痕量铜,0.1mol·L-1盐酸-50g·L-1硫脲作为洗脱剂,火焰原子吸收尤谱法测定.研究了富集剂的吸附容量,最佳吸附条件和洗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