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花药培养作为脱毒途径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_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莓(Fragaria ananassa.Duch)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园艺学上属于小浆果。草莓果实鲜艳亮丽,风味酸甜适中,芳香浓郁,营养丰富,是世界上七大水果之一。我国草莓生产近年来发展很快,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草莓属无性繁殖作物,在生产过程中易感染病毒,据统计,草莓因病毒感染的种性退化一般减产30%-80%。用化学药物对病毒病进行防治效果甚微,故生产上多采用无病毒种苗来控制病毒病的蔓延。草莓花药培养是获得无病毒植株的重要途径之一,八倍体再生植株的细胞学起源是困扰草莓花药培养在脱毒苗生产中利用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尚未有关于再生植株细胞起源的直接实验证据。本课题研究通过建立草莓花药培养再生体系,以及对再生植株倍性进行鉴定,并通过石蜡切片观察愈伤组织的细胞学起源,为探讨花药培养作为脱毒手段的可行性提供细胞学理论依据。其主要结果如下: 1.以花粉发育处于单核靠边期的草莓花蕾为外植体,研究了低温预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3d既能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又能保证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的良好状态。 2.培养基的蔗糖浓度和激素配比对草莓花药培养具有显著影响。实验表明,无论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还是分化不定芽,适宜的蔗糖浓度均为3%。愈伤组织诱导中,BA与KT的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诱导率;而分化培养中,BA与ZT的配合使用有利于芽分化。本研究的优化培养基组合为:诱导培养基为MS+BA0.5mg/L+KT0.1mg/L+NAA2.0mg/L;分化培养基为MS+BA0.5mg/L+ZT2.0mg/L+NAA0.2mg/L。 3.实验采用20℃和25℃两种温度诱导了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结果表明,20℃诱导的愈伤组织结构紧密,颜色绿,活力强,易分化。 4.武汉地区草莓在上年10月至下年3月形成3次花序,第一花序较第二、三花序更适合花药培养。 5.对43个再生植株株系进行根尖染色体计数和DN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43个株系中,有39个株系为八倍体(2n=8x=56),占90.7%;4个株系为十六倍体(Zn=16x=112),占9.30,0,未发现单倍体。通过石蜡切片观察愈伤组织的细胞起源表明,草幕花药培养初期,花粉细胞可启动分裂,经几次分裂后便解体,未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均起源于药隔细胞,因此,本实验中草墓花药再生植株均起源于体细胞。花药苗较对照的生长势明显优越,栽培花药苗有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作用。对正常八倍体花药植株(Zn二8x=56)的田间观察表明,再生植株没有表型性状的变异。
其他文献
本文的缘起 本文是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理论及批评的研究。此研究缘起于对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困境及出路的思考。本文指出,传统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因其文艺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机车控制技术不断得到更新、优化,形成了以微型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的控制技术。由于微处理器技术和各种总线技术的
海拉尔油田贝301作业区块天然气丰富,为了达到节能环保、降本增效的目的,建议利用天然气发电机组发电,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天然气资源,减少了因排空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又
大学生是未来践行中国梦的主要力量,该群体对中国梦认同的程度关系到其内化并践行的程度。大学生中国梦认同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问题:从内涵上应有三个层面之意,即爱国—
<正>象牙雕刻技术是"燕京八绝"之一,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保护遗产,但是由于原材料的特殊性,这个传统的宫廷工艺正面临着尴尬……1949年出生的柴慈继是国家级牙雕工艺大师,
期刊
高中历史教学互动式教学方式的研究,是在新的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指导下,突破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以一种先进科学的教学互动观——多边立体的互动观,以历史教学为实践学科对
“斯沃琪唯一不变的是我们一直在变”。斯沃琪小档案姓名:斯沃琪性别:不详年龄:21岁出生地:瑞士特点:时尚、个性目标:将时尚进行到底
期刊
美国儿童博物馆收藏、开发、利用物品的历史悠久,并形成了鼓励儿童触摸藏品、积极利用藏品开展教学,同时通过流动展览与网上展览等形式扩大藏品展览的途径等特点。仔细剖析美
<正>阴雨的周末,在杂乱的书房里上网,读到了张颐武先生关于读书日和读书的感言。他老说,现代人读书的功利性太强,应该多读闲书。还说,读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部分。直到今年,我
本文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历史地辩证地分析了版权保护的国际公约和西方国家立法所体现的时代性和开放性特征及其“强权政治”思想:论述了我国版权法制的特色与不足,在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