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软弱夹层隧道围岩渗流破坏机理及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隧道工程的飞速发展,大规模的隧道建设不可避免地面临地质构造复杂化的挑战。其中,地下水与软弱夹层等不良的地质条件已成为隧道建设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已有研究多是针对地下水或软弱夹层单一因素对隧道破坏机理影响的研究,但实际工程中,山岭隧道的开挖过程经常同时遇到地下水和软弱夹层,使得隧道围岩的变形破坏机制更为复杂,然而目前相关研究甚少。因此,针对这种工程地质情况,揭示隧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提出合理的考虑渗流和软弱作用下围岩压力计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采用室内相似模型试验方法,对有无渗流及渗流作用下软弱夹层的倾角、位置及条数对围岩破坏机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基于试验研究结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了不同渗透率软弱夹层以及渗流作用下不同倾角,不同位置的软弱夹层对围岩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最后从渗流、软弱夹层倾角和软弱夹层位置三个方面对普氏理论进行了修正,得到了一定条件下考虑渗流作用和不同软弱夹层产状共同作用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①为了研究渗流和软弱夹层共同作用对围岩破坏模式的影响,设计了3组模型试验,即有、无渗流作用,软弱夹层倾角为40°和70°及软弱夹层穿越隧道拱顶和距离隧道洞壁0.3倍跨径位置。分别对比分析了有、无渗流作用及不同软弱夹层产状(夹层角度和夹层位置)对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应变场及裂隙扩展规律的影响。研究发现渗流作用会减小隧道开挖后松动破坏区围岩压力,增大围岩变形,改变裂隙传播方向;软弱夹层倾角为40°~70°时,两模型应力场的变化规律总趋势大致相同;软弱夹层距隧道的距离由穿越拱顶变为距隧道洞壁0.3倍跨径距离时对围岩应力场和位移场分布规律影响更小。
  ②为了进一步分析渗流对软弱夹层破坏模式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研究了与缩尺模型试验对应的实际尺寸隧道围岩中的透水型、与围岩渗透性相同及隔水型软弱夹层存在下的围岩破坏模式。发现当软弱夹层为隔水层或透水层时,软弱夹层与围岩渗透系数相差4个及以上量级时,软弱夹层初始渗透系数对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及渗流场影响较大。
  ③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软了弱夹层产状对围岩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分别模拟计算了软弱夹层倾角为0°~90°和距离隧道洞壁距离为0.1D~0.5D时的隧道围岩破坏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软弱夹层倾角为0-25°时,围岩应力场、围岩场和渗流场随倾角变化最为明显,随着倾角的增加,这种影响逐渐减小。倾角超过55°以后,影响基本保持不变。软弱夹层距离隧道洞壁距离对围岩影响表现为,距离0-0.3D内对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和渗流场影响逐渐减小,距离超过0.3D以后,夹层对围岩破坏的影响显著减小,夹层左侧应力增加,左仰拱在左拱脚的拉剪作用下发生向左的偏转,应力、位移和渗流的不对称的分布逐渐消失。
  ④由于多条夹层情况较为复杂,本文仅研究了无渗流情况下含两条软弱夹层的围岩破坏机理。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无渗流状态下单条和两条夹层存在的隧道围岩裂隙损伤演变过程及应力场、应变场、塑性区和位移场差异性。结果表明,含两条软弱夹层围岩的破坏过程、破坏模式和破坏机制较含单条软弱夹层隧道围岩的显著不同。因此,若仅参考含单条夹层围岩的支护方案进行支护设计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⑤由于模型试验的局限性,为了进一步定量研究夹层倾角、空间位置以及渗流对围岩支护结构荷载的影响,首先采用FLAC3D分析了开挖过程中软弱夹层倾角、位置以及渗流对隧道支护结构围岩压力的影响规律。然后通过拟合,对普氏理论进行了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普氏理论计算实际工程支护结构的围岩压力。与实测数据对比发现较另外两种方案的计算结果更为契合,说明修正后的普氏理论可以用于考虑渗流作用下含软弱夹层的重庆某地区山岭隧道围岩的支护荷载计算,为支护方案的设计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院校准警务化管理是根据高职学生特点,通过参照警务化管理的模式和标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学生、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良好行为养成的管理模式。本文以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准警务化管理工作为例,通过分析准警务化管理的实践意义、具体做法、成效、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探索一套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教育和培养的准警务化管理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 准警务化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D6
期刊
【摘要】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由教师的“教”转为学生的“学”,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中有兴趣去探索、理解、应用、创新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参与其中,给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兴趣 探究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64-0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
期刊
土石混合体是一种由坚硬的块石或砾石和强度较低的土两种成分组成的地质体。由于组成该类地质体的两种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有较大差异,导致其呈现出强烈的非连续、非均性。土石混合体无论是在力学特性,变形特性以及破坏特征都与一般土体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目前土石混合体物理力学性质等方面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大量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土石混合体接触面与土石混合体随机生成方法两个问题进行研究。并基于该研究
桩基础具有强度高、沉降小、可跨越复杂地质条件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路基和桥梁的下部基础,其工作性能主要依赖于桩-土相互作用。倾斜地层中桩周土的应力场不再呈轴对称分布,且同一承台下不同位置的桩基会出现桩-土摩擦长度不同的情况;在交通动荷载作用下,倾斜地层中的振动波传播路径会发生改变,在斜边界处还可能引起反射波。已有研究中,桩基动力响应研究多针对水平成层场地展开,关于倾斜地层条件下桩基动力特性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采用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倾斜地层中桩基动力响应特性、动荷载传递机理、波传播特性及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也日新月异,有限的城市地面空间使得地上交通设施逐渐无法满足人民顺畅出行的需求。针对逐渐拥堵的地面交通,隧道的修建成为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的有效手段。然而受到城市用地限制,大量地下隧道的修建必将对其邻近隧道的稳定性等产生影响。因此,本文以重庆某过江隧道为工程为背景,基于相似材料试验、模型试验、理论研究、数值分析等方法,对新建立交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的施工力学效应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
  ①结合立体交叉式隧道工程在当前地面交通趋近饱和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54-02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事实,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汉武大帝》主题
期刊
混凝土作为脆性材料,在工程中常处于带裂缝工作状态,容易产生脆性断裂,如何改善其变形性能,增强其韧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纤维混凝土技术不仅能显著提高混凝土韧性,还能起到增强和阻裂效果,是混凝土改性和改良研究的突破性成果之一。特别是混杂纤维混凝土,能够发挥不同纤维的优势,并产生协同作用,更有效地提升混凝土的各项性能。玄武岩纤维尺寸较小、弹性模量较大,能够抑制混凝土早期微小裂缝的开展;塑钢纤维尺寸较大、单丝抗拉强度较高,能够抑制混凝土后期宏观裂缝的开展。因此,本文选用塑钢纤维和玄武岩纤维进行单掺及混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71-01  a课文与电影  设置目的:播放和课文紧密相关的影视作品,使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更丰满,课堂教学更富有吸引力。  鉴赏影片:《花木兰》《城南旧事》《简爱》、《贝多芬》等  b永远的宫崎骏  设置目的:宫崎骏的电影一向是老少皆宜,但我却认为他的电影的内涵绝对属于成人导向,尤其是动画的主题常常是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85-02  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传统模式作文教学不仅使语文老师为为堆积如山的案头作文所累,更使学生将作文当成了“苦差”和 “负担”,写作处于一种无效的应付状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能修改自己的习作。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
期刊
由于地下水位变化、降雨及库区水位升降,岩土体长期处于干湿交替的环境中,这种长期的干湿循环必然导致岩土体力学特性劣化,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地质灾害。三峡水库更因调度运用而形成受干湿循环影响严重的消落带,部分消落带岩体最终因外荷载、节理及干湿循环的耦合作用而发生破坏。因此,探究消落带岩体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力学特征劣化效应,揭示其宏细观损伤劣化机制,建立可以考虑干湿循环效应的节理岩体宏细观耦合损伤本构模型,对于加强库岸斜坡岩体的稳定性分析及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为了探寻节理岩体的干湿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