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拉尼娜次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多样性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d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厄尔尼诺次年夏季中国东部主要在长江—淮河流域发生正降水异常。然而,由于厄尔尼诺的多样性和平均态的变化,这种由厄尔尼诺引起的季风降水变化并不总是相同的。本文中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厄尔尼诺次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分类,来揭示厄尔尼诺引起的季风变化。而对于拉尼娜次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研究其主要的模态。结果表明在1957–2016年挑选的20个厄尔尼诺中,次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主要呈现三个不同的模态。第一类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很强的正降水,而其南北部为负降水。第二类降水呈现三极的降水分布,表现为中国南部和北部为负异常,中部为正异常。第三类降水模态大致与第一类相反。这三类事件分别与连续的厄尔尼诺、快速衰减到强拉尼娜和快速衰减到弱拉尼娜的事件有关。相关的异常反气旋在第一类中位于120°E,23°N,在第二类中向南扩展,在第三类中东撤。反气旋—海温反馈主要维持第一类事件中的异常反气旋,但是对于第二类比较弱;与拉尼娜相联系的赤道东风异常对第二类的异常反气旋位置有贡献。反气旋—海温反馈和东风异常都对第三类的反气旋有维持作用。CMIP5模式结果能够抓住不同的环流特征,除了模拟第一类的反气旋比观测中的偏东。在1957–2016年挑选的19个拉尼娜中,次年降水异常主模态为南北部相反的偶极模态。主模态中正事件中国南部为异常负降水,北部为异常正降水,而负事件中相反。正负两类分别与缓慢衰减的拉尼娜和快速过渡到弱厄尔尼诺的事件有关。相关的异常气旋在正事件中位于125°E,20°N,在负事件中向东移动。异常气旋—海温反馈主要在早夏维持正事件中的异常气旋,反馈中的北印度洋冷却主要维持负事件中的异常气旋。CMIP5模式大致上能够模拟出不同的环流特征,除了正事件中的反气旋比观测中的偏东。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CRU TS 4.04提供的温度、风速、水汽压、云量等气象要素的资料,以及CERES提供的高分辨率卫星辐射数据,详细分析了中南半岛近60年的干湿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做归因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中南半岛近60年的SPEI微弱减少,变干显著区域主要集中在泰国东部、云南以及缅甸南部。降水是导致整个中南半岛近60年变干的主导因子,而在季节尺度上,冬季的干湿变化受制于参考蒸散发的改变,其他
本文基于2001-2018年的0.05°×0.05°分辨率的MODIS LST与122个气象观测站点资料,研究了它们在青藏高原上的变化以及海拔依赖型变暖特征,并对MODISLST在青藏高原海拔依赖型变暖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评估,然后研究其11个气候分区下,MODISLST的海拔依赖型变暖的空间模态,最后结合积雪-反照率反馈和土壤湿度-感热正反馈研究其主要机理,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在年尺度上,平均
利用中国区域1979-2015年逐日降水网格化数据,综合考量降水时间-影响区域-强度(RTSI)的客观方法,自动识别中国东部的区域极端降水事件,与目前国家气候中心业务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利用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通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大气柱水汽收支、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1-2 d的短时极端降水(SREP)与3 d以上持续性极端降水事件(PREP)的主要物理过程和关键低频尺度的演变特征,探讨关键尺度对
资料同化技术是提高数值预报准确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数值预报模式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的提高,基于非结构网格的全球大气模式正逐渐成为主流。非结构化准均匀网格相比结构化网格更加灵活,几何适应性好,且并行计算效率更高。然而,基于非结构网格的资料同化技术尚未发展成熟,对非结构网格模式的应用形成了阻碍。本文聚焦美国新一代采用非结构球面质心泰森多边形(SCVT)网格的全球非静力大气模式MPAS-A,结合现阶
本文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业务预报系统、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全球预报系统(GFS)、中国国家气象中心的中尺度数值业务预报系统(GRAPESMeso)和全球预报系统(GRAPES-GFS)4个系统在华东及周边地区(110°E~130°E,20°N~40°N)的逐日地面和高空风场预报资料,进行统计降尺度处理,再利用多种多模式集成预报方法对精细化预报结果进行试验。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AMO)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是最为重要的年代际信号,对全球变暖的快慢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2003—2012年全球温度增暖停滞,以及2016年以后全球快速增温,都与这两个信号有密切的关系。而且AMO和PDO对东亚温度和降水的年代际变化有重要影响。基
基于1979-2017年自矫正帕默尔干旱指数(sc PDSI)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2400多个观测站的候平均日最高气温、全球陆表同化数据系统(GLDAS 2.0/2.1)的土壤湿度、蒸散发资料及ECMWF对全球气候的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定义了格点传统干旱和骤发干旱指数,在分析了中国区域传统干旱和生长季骤发干旱气候特征及其各自指数的经验正交展开空间模态基础上,确定了两类干旱发生频繁及变率
2018年9月16日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生了一次台风“山竹”引起的特大暴雨过程,单站24 h累积降水量最高达297 mm,然而数值预报模式和官方预报均未对此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做出准确预报。本文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FNL高分辨率全球分析资料、中国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及其与CMORPH(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orphing technique)融合的降水量
利用NCEP逐6h再分析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1989-2018年5-9月生成并维持的东北冷涡进行统计分析,结合S2S数据中心提供ECMWF-CF与JMA模式资料,根据不同指标,评估其对东北冷涡的预报能力及误差来源。结果如下:(1)1989-2018年5-9月东北地区共出现221次东北冷涡过程,总计1044天,以东南/东北移路径为主。2010年前东北冷涡出现次数具2年变化周期。东北冷涡在春末
本文利用CN05.1高分辨率观测数据以及参与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全球气候模式,对2013年中国中东部地区极端高温事件进行了归因、未来风险预估,并研究了高温对用电量的影响。首先使用不同辐射强迫下的历史模拟试验,对历史时期极端高温变化进行归因,量化人类活动对极端高温发生概率的影响。同时利用分位数映射的偏差订正方法对CMIP5未来预估时期的数据进行订正,在此基础上,预估2013年的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