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消炎膏在治疗牙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j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牙周病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破坏性疾病。由于牙周病致病机制复杂,此病的治疗现状一直不甚理想。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牙周炎控制感染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了探索中药消炎的作用及寻找一个耗资低廉、容易掌握的局部用药的方法,本研究采用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李柏龄教授验方黄金消炎膏,运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作用的黄芩、金银花、紫花地丁、牡丹皮、蒲公英、板蓝根、生地、苦参、薄荷九味中药,按照中药制剂设计原理运用中药组方配制成黄金消炎膏置入慢性牙周炎急性期患者牙周袋内,以观察其临床各指标的变化,从而为黄金消炎膏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实验筛选自2007年1月~2009年9月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急性期患者48例,患牙340颗,其中男19例,女29例,年龄最大者61岁,最小者26岁,平均46.2岁。纳入标准为胃火炽盛型牙周炎的诊断标准:牙龈红肿疼痛、溢出脓血,口气热臭,渴喜冷饮,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西医临床表现为牙龈红肿充血,探之出血,有牙周袋存在,有部分病人牙周袋溢浓伴发热、牙齿松动,咀嚼无力,牙周袋的探诊深度大于3mm小于5mm,且探诊后出血(BOP+)。黄金消炎膏的制备将黄芩、金银花、紫花地丁、牡丹皮、蒲公英、板蓝根、生地、苦参、薄荷9味中药先温水浸泡30分钟,然后水煎2小时,取出滤液将滤渣再加水再煎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得4450ml,然后将其浓缩至1000 ml,上述滤液合并所得1000ml药液,将其搅拌下缓慢加入同体积95%乙醇萃取,得上清液及沉渣(离心),共得药液2000ml浓缩至150ml浓缩液,于150ml药液中加入50ml甘油制得药剂200ml,每毫升相当生药3.0g。将制剂放入冰箱4℃存放。本试验采用同一病人口腔内自身牙齿进行对照设计,将患者左右两侧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首诊对所有受试牙进行四项指标测定(牙周袋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SBI),牙周袋局部用3%双氧水和0.9%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吹干,实验组用镊子夹取药膏放入患者牙周袋内,对照组用探针蘸取碘甘油置入患者牙周袋内,两天后再次把黄金消炎膏和碘甘油分别置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牙周袋内,四天后复诊测定临床各指标,之后行牙周洁治刮治术。结果:1.用药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用药后试验组较对照组除菌斑指数以外,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以及自觉症状都有明显改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黄金消炎膏有较好的消炎抑菌作用,对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有明显改善。2.局部用药可缓解患者急性炎症和减轻患者痛苦,临床应用疗效满意,有利于其后洁治刮治术的顺利进行。3.黄金消炎膏为进一步开发运用中药在牙周疾病局部治疗方面提供了新方法。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既指明了教学的目的,也道出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后的一种理想的学习境界。要做到无师自悟、无师自通,小组学习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内容和讨论的时机,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小组学习就可能失去意义,收效甚微。下面就本人的一些教学实践,结合课堂教学,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小组学习的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
任务驱动教学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支撑的一种教学方法,旨在为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与合作创新能力而有效设计教学活动的项目。任务驱动教学主张学生在主体的积极参与状态下,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与点拨引领下能动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及其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最终获得信息素养的整体提升。  任务驱动教学的价值  信息技术是一门汇集知识、技能及其应用于一体的实用性课程,强调对学生信息
课程标准指出:“不断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发展、规范语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在交际实践中规范语言,在互动中发展语言。”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离不开教师灵活的教学策略,不仅要精心预设口语交际的“语场”,更要巧妙、智慧地寻找、激发和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语点”,从而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邂逅“深度课堂”  在执教苏教版国标本口语交际《影视剧评》时,
期刊
做个好教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所谓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修养、师德建设应当走在社会的前列。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它是鉴别教师好与坏的一个重要标志。那师德的核心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与责任。陶行知先生曾说:“师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师爱是严慈相济,
期刊